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大棚 > 正文

大棚养殖黄鳝***教程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大棚养殖黄鳝***,以及大棚养殖黄鳝***教程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大棚养殖黄鳝技术

1、大棚养黄鳝需要建造水池,每池10平米左右,深度40厘米。给池子做好消毒工作,之后就可以投苗了,一般每个池子投放5斤左右的鳝苗。日常喂养要投喂肉类,包括蚯蚓、螺蛳肉、蚌肉等,之后可以增加蚕蛹、鱼粉等。养殖一段时间就需要人工分苗。

2、大棚黄鳝养殖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饲养池建设: 开放式饲养池:适合在长年有温流水的地方建池,流量稳定,适于较大规模经营,但有区域局限性。饲养池用砖和水泥砌成,面积1020平方米,池深40厘米,宽12米,池埂宽2040厘米。设进水管、排水管,管口设金属网防逃。

 大棚养殖黄鳝视频教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其次,投放鳝种。池建好后,塞好总排水口,灌满池水,浸泡5~7天后放干池水,然后塞住底下的排水孔,放水保持每个池内水深5厘米,有微流水,即可放养鳝种。鳝种在放养前需消毒,每吨水投入硫酸铜8克、漂***10克,充分搅拌,待溶化后将鳝种置于药液中浸洗20~30分钟(设定水温为10~15℃)。

4、塑料大棚的建造与普通大棚相同,投放鳝种 池建好后,将总排水口塞好,灌满池水浸泡5-7天后将水放干,然后将底下的排水孔塞住,放水保持每个池内有微流水,水深5厘米,这时即可放养。

大棚黄鳝养殖,黄鳝养殖技术要点总结

黄鳝养殖需要掌握几个关键环节。首先,在挑选鳝种时,应选择健壮无病的黄鳝进行贮养。其次,要控制适宜的水温,保持水温的稳定,以促进黄鳝的生长。再次,保持适当的密度,避免黄鳝过于拥挤,影响其正常生长。及时换水降温,尤其在夏季,保持水质清新,是养殖黄鳝的重要措施之一。

 大棚养殖黄鳝视频教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键控制技术:科学投喂·平衡营养·增强免疫·促进生长 为了提高黄鳝对高蛋白饵料营养的消化吸收,满足其营养平衡的需求,增强其免疫抗病能力,喂料前,在饲料中拌入产酶益生菌和乳酸菌,很有必要(如:健长灵、活性蒜宝、本草大康等:既含有产酶益生菌群,还含有乳酸菌群、酵母菌群等)。

黄鳝养殖技术:养殖选址、池塘建设、池塘清理、放苗准备、饲喂要求、水温管理。养殖选址 饲养黄鳝的池子,要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用水泥池、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库、塘、水沟、河中用网箱养殖。

也可投喂些植物性饲料、如麦麸、豆饼、菜籽饼、米糠、瓜皮等每天投饲一次,应做到定点、定时、定量投喂,切忌暴食。饲料不能投放过多,以当天能吃完为准。在水温20℃左右时,根据不同规格控制不同投词量,以预防肠炎病。

黄鳝养殖技术的要点包括池塘选择、投喂管理、饲料种类选择、分级饲养以及病害预防。 池塘选择:适宜的养殖池塘应位于水源充足、水质优良、便于进排水且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池塘面积一般在5至30平方米,深度70至100厘米。池塘应以东西方向修建,土壤应松软适宜。

黄鳝,亦称鳝鱼、田鳗、泥鳗等,属于合鳃鱼科黄鳝属,是一种具有高食用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淡水鱼类。在我国淡水养殖业中,黄鳝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以下是黄鳝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生活习性:黄鳝是底栖肉食性鱼类,能在1℃至32℃的水温下生存,最佳生长水温为21℃至28℃。

黄鳝怎么养殖

养殖野生黄鳝时,应选择一个大容量的水桶,注入适量的河水,然后将黄鳝放入。 每天需投喂1至2次小鱼、蚯蚓等适宜食物,确保黄鳝获得充足的营养。 为了黄鳝的健康,应提供一个安静且舒适的生活环境。 由于水桶中的氧气有限,且活动空间较小,长时间养殖可能导致黄鳝死亡,因此建议短期养殖。

野生黄鳝在家里一般能养30-60天左右,如果管理得当,细心照料,存活的时间更长,首先要准备一个容量大的水桶,装入适量的河水,然后把野生黄鳝放入,注意每天要投喂1-2次小鱼、蚯蚓等食物,为其提供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黄鳝是水产品,在养殖中应选择水质好、中性偏碱的水体,在投放鳝种时规格应统一,以免出现争斗,同时做好投喂以及日常管理,通常年初放养,年末就可以收获。放在家里水缸里,放一点水就够了,泥土什么的都不用,水只要稍稍没过鳝鱼,不要太多否者容易缺氧闷死。

关于大棚养殖黄鳝***,以及大棚养殖黄鳝***教程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