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大棚 > 正文

养殖大棚养蚕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养殖大棚养蚕,以及养蚕棚图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养蚕时,大棚内的温度如何控制?

1、加强通风 晴天日出后,揭开大棚两侧薄膜通风换气,于傍晚当棚内温度降至饲育适温以下时,放下两侧薄膜保温。在温度较高时,昼夜通风。雨天放下大棚两侧遮阳网,掀起大棚两侧薄膜,以利通气。

2、喷水降温喷水降温的方式起到的降温效果是直接的,但若是大棚面积过大,工程量也会很大,不过倒是不需要花费太大的成本,在农村就非常好操作了,用自来水喷洒大棚顶部以及四周,大棚内的温度也就自然而然下降了。

养殖大棚养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如果温度过高,可以在棚顶遮阳网或覆盖草帘上洒水进行降温。到了下午5时左右,当棚温降至适宜温度时,应逐步放下棚膜,并覆盖草帘进行保温。如果外温稳定在20℃以上,可以实现昼夜通风。夜间、阴雨天或晚秋蚕期温度过低时,应***取措施进行加温。

4、***用薄膜顶遮阳网遮阳的方法,减少阳光直射,降低棚内热辐射强度。棚顶喷水,因为水滴能使光线折射,并有吸收红外线的作用,常使直射光变成散射光,减弱光照,故可***取大棚顶部和四周喷水,气温可低5~6℃。(3)养蚕大棚四周灌水 大棚四周灌水可降低大棚地温,对调节棚内温度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5、大棚饲养一般在大蚕期,大蚕对高温、多湿、闷热的抵抗力弱;食桑量大,为此,大棚饲养应加强通风换气,避免长时间接触高温多湿闷热的环境。尤其在塑料大棚这样特殊的环境里,饲养工作更应该抓住关键措施。(1)要加强棚内小环境调节 其中温湿度调节是大棚养蚕技术的重点和难点。

养殖大棚养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在养蚕过程中建议***用条桑饲育方式。这种方式强调通风,而片叶育易造成桑叶干瘪。蚕进棚后给第二次桑叶即可开始条桑育。每日需给桑3回。给桑量应根据大棚饲养温度高、发育快的特点进行合理调整。一般建议在有10%左右残桑时给予下一次桑叶。但还需根据蚕的发育及天气变化来合理调节给桑量和次数。

大棚养蚕的方法

棚址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平坦、通风向阳距桑园较近,远离果园菜园,水电方便的场所。物料准备应根据蚕农桑园面积及养蚕数量来确定。一般2000--3300平方米桑园应建一个长20米,宽7米,面积140平方米的大棚,每季可养蚕种3张左右。

在大棚内养蚕,通常***用人工上蔟和自动上蔟两种方法。人工上蔟的方式在我国的多数蚕区已不太使用,主要因为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进行人工上蔟时,应优先选择成熟度较高的早熟蚕进行上蔟处理。

在大棚内养蚕时,通常推荐***用条畦式分区饲养方法。畦宽设定在5至2米之间,并保留0.3至0.5米的人行道以便于操作。若饲养空间有限,也可在大棚内搭建蚕台进行饲养。饲养面积至少应为40平方米。蚕座的方向应与大棚的长边平行。

大棚养蚕主要***用两种上蔟方式:人工上蔟和自动上蔟。人工上蔟在我国某些主要蚕区已不再被广泛***用,原因在于其过程繁琐且效率低下。在***用人工上蔟时,需先挑出早熟蚕进行上蔟操作。待蚕成熟时,还需从大批蚕中挑选出未熟的青头,并将这些未熟的青头另行饲养0.5至1天,待其成熟后再进行上蔟。

棚址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通畅,远离稻田、菜地、果园,距桑园较近处建造大棚。进棚时间 保持棚内干燥,新建大棚白天揭膜晒棚,晚上盖膜避免棚内受潮。放蚕前,先在地上铺1层薄膜,再在膜上铺1层稻草,蚕放在稻草上。1-3龄共育,4龄第2天或5龄第2天进棚均可。

大棚养蚕一般***用人工上蔟和自动上蔟两种上蔟方式。人工上蔟方式目前我国主要蚕区已经***用得不多,主要是费时费工,劳动效率太低。在***用人工上蔟时,应挑出早熟蚕先行上蔟,盛熟时从大批蚕中挑出未熟青头,未熟青头另行饲养0.5~1天后成熟蚕,再行上蔟。自动上蔟是蚕农***用较普遍得上蔟方式。

大棚养蚕应注意哪些问题?

1、大棚的高度和宽度之比要因地制宜。雨水少、气温低的地区,大棚可较宽,棚顶也可平些,以利保温,高度和宽度的比例以1∶4~5为宜。雨水多、气温高的地区,所建大棚应增加高度,缩小宽度,棚顶应有较大坡度,以利棚面排水,其高度和宽度的比例一般为1∶5~3。

2、此外还需注意防病防害。按常规方法进行养蚕前消毒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若大棚连续使用则在使用药剂前应先削除约10厘米的表土并进行消毒处理。在养蚕前可在地面上先撒一层氯丹粉再撒一层新鲜石灰粉以进行地面消毒。蚕期中应多撒干燥材料并在阴雨、闷热天气下早晚各用一次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3、其次,必须在大棚内严格执行消毒防病措施。入棚后的蚕体和蚕座应每天撒上新鲜石灰粉进行消毒;隔天应使用大蚕防病一号防僵粉进行一次撒布(使用防僵粉时无需再撒石灰粉)。

平房顶用大棚养蚕行吗?

平房顶用大棚养蚕行与不行,首先要看养蚕需要的条件,目前蚕农多是利用大棚养蚕技术,其是蔬菜大棚养殖技术而来,其省时省力、高效投资低、见效快。

棚址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通畅,远离稻田、菜地、果园,距桑园较近处建造大棚。进棚时间 保持棚内干燥,新建大棚白天揭膜晒棚,晚上盖膜避免棚内受潮。放蚕前,先在地上铺1层薄膜,再在膜上铺1层稻草,蚕放在稻草上。1-3龄共育,4龄第2天或5龄第2天进棚均可。

棚址选择: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畅通、远离稻田、菜地、果园,且靠近桑园的地方建造大棚。 进棚时间:保持棚内干燥,新建大棚白天应揭膜晒棚,晚上则需盖膜以防潮湿。放蚕前,先在地面铺一层薄膜,再在膜上铺一层稻草,然后将蚕放在稻草上。

选择合适的棚址 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顺畅且不靠近稻田、菜地、果园的地方建造大棚,同时要确保离桑园较近。 管理进棚时间 保持大棚内部干燥,新建的大棚应在白天揭开薄膜晒棚,晚上再盖上以防止湿气进入。在放蚕前,先在地面铺设一层薄膜,再覆盖一层稻草,然后将蚕放在稻草上。

这样不仅可以防止阳光直射,还能有效降低棚内温度约3-4℃。若使用草帘遮阳,则不宜过厚,以减轻雨天棚顶重量。此外,在大棚四周栽种藤蔓植物也能利用绿色遮阳,进一步降低棚内温度。其次,可以在高温期间进行棚顶喷水。从上午9时起,每隔1小时喷水一次,至下午3时左右。

首先,需要对大棚内的小环境进行调节,尤其是温湿度的调节,这是大棚养蚕技术中的重点和难点。应根据实时的天气情况,灵活***取措施,确保蚕能够在20~28℃(四龄蚕不低于22℃)的适宜温度范围内正常生长。在晴天日出后,大约上午9时,棚内温度达到适宜温度,此时应掀开大棚两端或四周的棚膜进行通风。

关于养殖大棚养蚕,以及养蚕棚图片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