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为大家讲解鳜鱼苗养殖技术,以及鳜鱼育苗技术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鳜鱼养殖有诸多技术手段和方法。池塘条件方面,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以 2 - 5 亩为宜,水深 5 - 2 米,池底平坦少淤泥,并配备增氧设备。放养前需清塘消毒,用生石灰等药物杀灭病菌和敌害生物。苗种放养很关键,要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鳜鱼苗种。
鳜鱼养殖有多项技术要求及对应方法。池塘条件方面,养殖池塘面积以2-4亩为宜,水深保持在5-2米,池底要平坦少淤泥,水质需清新且溶氧量高,有良好的进排水系统。放苗前要清塘消毒,可使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以杀灭病菌和敌害生物。
鳜鱼养殖技术主要包括生活习性了解、鱼塘建设、种苗放养、投喂管理、水质调控等方面,病害防治主要针对烂鳃病、水霉病、锚头鳋病等。鳜鱼养殖技术 生活习性了解:鳜鱼是底栖肉食性鱼类,喜栖息在水质洁净的水体底层。昼伏夜出,捕食小鱼、虾类等。生存临界水温0~36℃,最适生存水温23~28℃。
1、饲料管理是关键,鳜鱼是肉食性鱼类,以活饵为食。前期可投喂麦鲮、泰鲮等鱼苗作为开口饵料,随着鳜鱼生长,逐渐增加饵料鱼规格和数量。要定期投放饵料鱼,保持池塘中有充足的活饵。水质调控也很重要,定期换水,每 10-15 天换水 1/3 左右,保持水质清新。合理使用增氧机,保证溶氧充足,尤其是在高温季节和闷热天气,要增加开机时间。
2、日常管理要定期换水,保持水质良好,每天巡塘,观察鳜鱼的活动、摄食和生长情况,及时防治疾病。养殖方法上,有池塘主养模式,以鳜鱼为主,搭配少量滤食性鱼类调节水质;还有混养模式,将鳜鱼与其他常规鱼类混养,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提高养殖效益。
3、鳜鱼养殖有诸多技术手段和方法。池塘条件方面,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以 2 - 5 亩为宜,水深 5 - 2 米,池底平坦少淤泥,并配备增氧设备。放养前需清塘消毒,用生石灰等药物杀灭病菌和敌害生物。苗种放养很关键,要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鳜鱼苗种。
4、水质管理上,定期换水,每7-10天换水1/4-1/3,保持水质清新。高温季节增加换水频率,还可使用增氧机增氧,保证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定期检测水质,调控酸碱度在5-5之间。病害防治不容忽视,坚持预防为主。定期对池塘、工具等进行消毒,投喂的饵料鱼也要消毒处理。
1、鳜鱼养殖有诸多技术手段和方法。池塘条件方面,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以 2 - 5 亩为宜,水深 5 - 2 米,池底平坦少淤泥,并配备增氧设备。放养前需清塘消毒,用生石灰等药物杀灭病菌和敌害生物。苗种放养很关键,要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鳜鱼苗种。
2、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鳜鱼苗怎么养,看看鳜鱼苗都吃什么饲料。鳜鱼苗怎么养刚开食的鳜鱼苗本身很小,口裂也比较小,因而开口饵料鱼苗的大小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鳜鱼苗的摄食和成活率。这个阶段是商品鳜鱼养殖的关键,一般普遍***用土池培育和网箱培育两种方式。
3、养殖鳜鱼涉及多项技术与具体方法。池塘条件方面,池塘面积以 2-4 亩为宜,水深 5-2 米,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无污染,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放养前要清塘消毒,可使用生石灰,以杀灭病菌和敌害生物。苗种投放时,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鳜鱼苗种。
4、放养鳜鱼种前,先将池水排去一半再灌进新水,使池水稍为清瘦,以后水深逐步加到5米以上。放养密度:亩放8~10厘米鳜鱼种3000尾~8000尾。鳜鱼苗一年能长多大 关于鳜鱼苗一年能长多大,这个问题难以一概而论,因为这与各地的气候条件、养殖条件有很大关系。
5、套养式培育法:指在放养鳜鱼夏花之前先培养好适口饵料鱼,再放养鳜鱼苗,使鳜鱼和饵料鱼同塘生长。这种培育法一般亩放养3厘米的鳜鱼0.8-1万尾,饵料鱼的放养量为每亩70万尾左右,并严格控制饵料鱼的体长不超过鳜鱼的55-60%。
6、鳜鱼养殖技术 生活习性了解:鳜鱼是底栖肉食性鱼类,喜栖息在水质洁净的水体底层。昼伏夜出,捕食小鱼、虾类等。生存临界水温0~36℃,最适生存水温23~28℃。鱼塘建设:鱼塘面积以6~8亩为宜,水位保持在5~8米。塘底泥土厚度15~20厘米,放苗前要清塘消毒。配备增氧机等设备。
关于鳜鱼苗养殖技术,以及鳜鱼育苗技术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