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水产养殖技术规范,其中也会对水产养殖技术规范最新版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1、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维护渔业生产者合法权益,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2、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第六章渔业增殖保护主要包括以下规定:人工增殖放流:提倡多样化的人工增殖放流,放流品种应为当地地方品种。实施单位和个人在增殖放流前,需对方案进行区域生态影响评估,并得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3、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渔港、渔业船舶管理,发挥渔港功能,保障渔港设施、渔业船舶和从业人员人身、财产安全,促进渔业经济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4、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第二章,针对养殖业的规定明确指出,县级以上***需组织相关部门根据上一级规划编制本地的水域综合利用规划,明确水产养殖的水域和滩涂,并公开告知社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上一级水产养殖规划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养殖规划,需与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协调,经***批准后实施。
5、浙江省的渔业环境保护在第四章中得到了详细的规定。首先,第二十六条规定,任何工程建设项目如果涉及渔业水域和水生野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必须包含对渔业资源和水生生物的具体影响评估,确保建设项目不会破坏这些环境。
1、降水由于储存困难、水量无保障,因此除缺乏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地区外,一般不用作畜禽养殖场的水源。(2)水质 水的卫生学标准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分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和畜禽产品加工用水水质标准。
2、水产养殖场的进水口应建到上游部位,排水口建在下游部位,防止养殖场排放水流入进水口。养殖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1989)》的规定。对于部分指标或阶段性指标不符合规定的养殖水源,应考虑建设水源处理设施,并计算相应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运行成本。
3、.水温: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作用。河鳗是温水鱼类,其养殖生长期水温要求为11~33℃,而以25~28℃时最为合适。我国广东、福建和台湾最适宜养鳗。2.酸碱度(pH):养鳗场引用的水大多取之于天然水,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使水呈现酸性或碱性。
4、PH值在5-0之间,不高于2。海水养殖在5-5之间,每日差别不得大于0.5。 氨氮(NH3-N)含量因应控制在在0.6mg/L以下。 氨氮的毒性与水的PH值有关,PH值高时,氨氮可转化为对鱼虾有很大毒性的分子态氨,抑制鱼虾生长,损害鳃组织,加重鱼病。
1、水产养殖中,水质监测是确保鱼类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常规的监测项目包括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硫化氢以及水温、盐度等。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例如,溶氧是衡量水体中氧气含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决定了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能否正常呼吸。
2、一旦发现水源受到污染,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在必要时进行净化处理,确保其达到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对于水体水质问题,同样要求迅速***取措施,如处理后仍无法达标,养殖活动将被暂停,并需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相关养殖水产品的处理将依照第十三条的规定执行。
3、反硝化细菌在调节水产养殖水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这些微生物,可以有效降低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改善养殖环境,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然而,成功的水质管理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环境条件控制、生物制剂的正确使用以及定期的水质监测等。
4、酸碱度(pH值):水体pH值影响水质与生物健康。淡水pH多在5~5,海水为0~5,养殖池pH宜在5~5。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造成pH波动,影响水生动物血液pH,破坏输氧功能,碱性强腐蚀鳃组织。氨氮:氨氮是水体营养元素,主要来源为有机物分解与生物残骸腐烂。
5、第四条 国家鼓励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发展健康养殖,减少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控制养殖用药,保证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推广生态养殖,保护养殖环境。 国家鼓励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6、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及《渔业法》,防止渔业水域的水质污染,确保鱼、虾、贝、藻类的正常生产与繁殖,以及水产品的质量,特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以及水产增养殖区等海、淡水渔业水域。
关于水产养殖技术规范和水产养殖技术规范最新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水产养殖技术规范最新版、水产养殖技术规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