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大棚 > 正文

大棚水稻怎么养殖的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大棚水稻怎么养殖,以及大棚水稻怎么养殖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水稻大棚育苗注意事项

1、适时播种:大棚育苗的播种应比小棚育苗提前,以充分利用大棚的保温性能。 控制播种量:每平方米播种量应控制在300克芽籽以内,以确保壮苗的培育。 管理苗床:出齐苗后,通过通风炼苗降低棚内温湿度,逐步增加通风量,避免晚炼导致秧苗素质下降。

2、控制播种量:每平方米的播种量应控制在300克芽籽以内,有利于培育健壮的秧苗。加强苗床管理:出齐苗后,通过中午高温时的小通风和逐渐增加通风量,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和温度,避免炼苗过晚导致秧苗素质低下。

 大棚水稻怎么养殖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防治恶苗病:可用咪鲜胺类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随后需用温度为40℃左右的温水将***上的药剂清洗干净。高台育苗:本田苗床可打50cm的高台,园田地育苗可打20cm的高台,做高台苗床通常可解决取土困难的问题。提前扣棚:在播种前7-10天扣棚能提高地温,利于培育壮秧。

4、大棚选择:选择水稻专用钢骨架大棚或自已架制的竹木大棚,根据大田面积选择棚的大小,一般按1:80-120的比例选择。 苗床选择: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背风,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水电、交通方便的地块做苗床。(四)秧盘准备与选择 每亩大田,一般需要秧盘22-25盘。

水稻大棚育苗注意事项,温度多少合适

从播种至出苗,通常需将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30℃左右,不能超过32℃,当出苗量在80%以上时就可揭开地膜。从苗齐至1叶1心,白天棚内的温度一般不高于25℃,而从1叶1心至2叶1心时,将温度控制在22℃,2叶1心后将温度控制在20℃。

 大棚水稻怎么养殖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播种至出苗:保持大棚内温度在约30℃,不超过32℃,当出苗量达到80%以上时可以揭开地膜。(2)苗齐至1叶1心:白天棚内温度不高于25℃,1叶1心至2叶1心时控制在22℃,2叶1心后控制在20℃。夜间温度保持在10℃以上时可以进行昼夜通风。

播种至出苗:保持30℃左右的温度,最高不超过32℃,当出苗量达80%以上时可揭膜。(2)苗齐至1叶1心:白天温度不超25℃,1叶1心至2叶1心时控制在22℃,之后维持在20℃。(3)夜间通风:当夜间温度达10℃以上时可昼夜通风,晴天必须通风,阴雨天或早晨有雾时同样需通风。

水稻1叶1心期小通风,在大棚两头把棚膜揭开一尺高的三角形状,大棚内温度不高于28℃;2叶1心期中通风,在大棚两头把棚膜揭开一米高的三角形状,大棚内温度不超过25℃;3叶1心期以后大通风,大棚两头棚膜全揭开,棚内温度在23℃左右。

水稻育苗的基本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适温催芽:将浸足水的谷种用袋子套好,确保袋内空气流通。催芽适温为30℃,过低则出芽慢,过高易烧芽。待***露白后即可播种。常规湿润育秧:在秧苗出叶前,畦面应保持湿润,不上水。出叶后,应浅水勤灌,通过水来调节温度、肥料和促进萌发。

调肥、促萌。用大棚或小拱棚育秧,从播种到1叶1心期以盖膜保温为主,膜内温度为26-31℃,晴天中午时应揭开两头薄膜通气,避免温度过高烧苗,早晚再密封保温。1叶1心后逐渐炼苗。3叶1心后,当气温稳定在13℃以上时,可选择晴天上午揭开薄膜,揭膜前一定要灌水护苗,谨防温度变化大影响秧苗。

水稻大棚气温过低怎么办?

可以***取提高温度的措施,也可以选择可以提高低温的肥料,会更好。苗期栽培技术 (一)***处理:晒种 播种前2—3天,把***进行晾晒,铺成厚度3~5公分,每天翻动几次,保证***晒均匀了。阳光强温度高时,要增加***的翻动次数,避免长时间不翻***,使***高温灼伤而降低发芽率。

增加棚膜的透光性;及时修补棚膜破洞;草苫盖棚;大棚内搭小棚;增设临时热源;提高大棚后墙的保温性;在大棚四周熏烟;地膜覆盖;寒流袭来之前灌水;挂反光幕;十大棚外挖防寒沟。

青枯病一般当秧苗长到了3叶期以后开始发病,应做好通风练苗,夜间温度过低时应用草帘盖苗床,尽量降低苗床内的昼夜温差。如青枯病发生严重时,应立即灌水上床或异地寄秧。对已发生病害的苗床,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防治水稻绵腐病推荐药剂每亩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改善田间小气候:在连续低温时,每两天更换一次新水,保持水中氧气充足。天气转暖后,逐渐排水。也可***用“浅水勤灌”方法,傍晚灌水过夜,次日日出时排水,保持秧田温度稳定。喷施叶面肥:对受冻较轻的秧苗,不宜直接追施化肥,可喷施叶面肥以加速恢复生长。

你好,稻苗大棚气温低,最好不要烧炭,以防一氧化碳超标发生危险,可以***取其他保温处理。

水稻大棚育苗技术

大棚选择:选择水稻专用钢骨架大棚或自已架制的竹木大棚,根据大田面积选择棚的大小,一般按1:80-120的比例选择。 苗床选择: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背风,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水电、交通方便的地块做苗床。(四)秧盘准备与选择 每亩大田,一般需要秧盘22-25盘。

水稻抗低温育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大棚育苗时,应减少通风并延迟时间,以保持棚内温度。夜间可在棚内点燃盆火或烟雾剂以增温。小棚育苗时,根据天气预报增加覆盖物,必要时密闭保温,遇霜冻时可点燃蜡烛或生烟以防止冻害。 对受冻的秧苗要加强管理。

水稻育苗的基本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适温催芽:将浸足水的谷种用袋子套好,确保袋内空气流通。催芽适温为30℃,过低则出芽慢,过高易烧芽。待***露白后即可播种。常规湿润育秧:在秧苗出叶前,畦面应保持湿润,不上水。出叶后,应浅水勤灌,通过水来调节温度、肥料和促进萌发。

防治恶苗病:使用咪鲜胺类药剂浸种可有效预防恶苗病,处理后需用约40℃的温水清洗***,确保药剂完全去除。高台育苗:在本田苗床搭建50厘米高的高台,园田地育苗则搭建20厘米高的高台,这样做不仅解决了取土难题,还有助于保持旱育条件。

防治恶苗病:使用咪鲜胺类药剂浸种可有效防治恶苗病,处理后需用温水中清洗***,确保药剂彻底清除。 建立高床:本田苗床应建造50厘米高的高床,而园田地苗床则可建20厘米高,这样做既解决了取土难题,又有利于旱育壮苗。

水稻育苗的基本技术方法包括以下几点:适温催芽:操作:将充分吸水后的谷种用袋子套好,确保谷种有足够的空气进行呼吸。温度控制:催芽的适宜温度为30℃,温度过低会导致出芽慢,过高则可能烧芽。催芽完成:待***露白(即谷种发芽)后,即可进行播种。

水稻新基质旱育秧技术水稻应该怎么养殖

稻壳处理和铺设:将储存一年的稻壳粉碎后加水堆放,播种前用清水浸泡两天以保证充分吸水。播种前一天晚上,将浸透的稻壳取出,控制水分。 基质制备:每平方米需要0.5公斤新基质苗圃养分和4公斤浸水干稻壳。混合后,搅拌均匀。 矩阵放置:将2厘米厚的基质铺在固定的育苗盘上。

苗床选择与施肥:选择环境好、无公害、背风向阳、透水性好、保水保肥性强、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的沙质、酸性土壤(pH低于5)的菜地作为苗床。冬季种植绿肥,夏季种植大豆、玉米或蔬菜,进行连续施肥和保护。

选择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种植。确保温度和湿度适合水稻生长,同时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 选用高质量的***。挑选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质品种,为丰收打下基础。 注意播种时间。不宜过早进行播种,避免因气温低而影响***发芽。 控制浇水。

温度:播种后出苗前,苗床温度应控制在25℃~30℃,促进早期快速发展。出苗后,苗床温度应控制在20℃~25℃。在这期间,如果春天寒冷或长时间下雨,应在棚子上盖上草席。温度应控制在2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30℃。(2)水分:从播种到出苗期间,主要目的是保暖保湿,一般不浇水。

选择适宜品种。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选择高产、抗病虫、适宜机械化的稻种,品种选择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合理密植。水稻密度过大会相互竞争而减产,过小也会影响产量。一般行距20-30厘米,株距12-20厘米较为适宜。旱垦和水肥一体化。

大棚怎样种植水稻

综上所述,大棚种植水稻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大棚建设与准备、水稻品种选择、播种与育苗、移栽与田间管理以及收获与储存等。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才能确保水稻在大棚内健康生长并获得高产优质的稻谷。

温室通风的目的是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增加床温,增加温室内的空气活动,净化水分,防止苗木过度生长,帮助苗木尽快适应外界温度,提高移栽质量。水稻出苗后,应根据棚内和棚外温度停止通风。目前温室通风的方法主要有温室头部通风、小窗通风和百叶窗肩部通风。

要注意观察一天中低温的时间。现在的手机上都有每一小时的整点温度预报。低温冻害发生的条件:当温度达到零下6℃以下,***会受冻,温度达到零下3℃以下苗会受冻。要多多观测棚内温度。防冻害的时间:一般在凌晨0-1时,不可以在凌晨之前。早了对冻害防效差。

整地 水稻对土壤的要求较高,种植前必须耕田,使其松软,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发育和生长。育苗 水稻种植前需对***进行处理,即水稻育苗,育苗的土地称为秧田。随着技术发展,大棚育苗成为主流方法。插秧 插秧是水稻种植的重要步骤,既要快速又要保证水稻的间距适宜。

关于大棚水稻怎么养殖和大棚水稻怎么养殖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大棚水稻怎么养殖的、大棚水稻怎么养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