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鲶鱼养殖大棚,以及鲶鱼在养殖场养殖的***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1、年退伍的何永利,凭借从部队积累的经验,开始在家乡从事养鱼业。他积极探索,发展出了一种鲢鱼与鲶鱼混养的高效模式,这个创新在当地养鱼行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迅速在周边20多个村子的100多户养鱼户中推广开来。何永利注意到北方冬春季节水温低,鱼类生长缓慢,市场价格较高。
1、鲶鱼是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美味浓郁,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丰富,尤其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2、不是同一种鱼。主要区别有,科目分类不同、外形特征不同、生活习性不同,具体如下:科目分类不同 鲶鱼 鲶鱼同鲇鱼,属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鲶鱼种。
3、鲶鱼:多数种类是生活在池塘或河川等的淡水中。鲢鱼: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鲶鱼 百度百科-鲢鱼 鲶鱼体长形,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下位,口裂小,末端仅达眼 前缘下方。下颚突出。
4、鲶鱼是肉食性鱼类,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如餐条、鲫鱼、鰕虎鱼、麦穗鱼、鲤鱼、泥鳅等,也吃虾类和水生昆虫。鲶鱼也可以吃大青蚯蚓、牛羊肉、 蝼蛄、蚂蚱、克陶虫、树虫、草虫和螳螂、 小青蛙、癞哈蟆等。
5、鲶鱼营养丰富,每100克鱼肉中含水分61克、蛋白质14克,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适合体弱虚损、营养不良之人食用。毫不夸张地说,鲶鱼的营养价值可以和鱼翅、野生甲鱼相媲美,它的作用和价值是其他淡水鱼所不具备的,能够强精壮骨和益寿作用。
6、鲶鱼 背鳍无硬刺,基部甚长,末端与尾鳍相连。回头鱼 背、胸鳍均有一根发达的硬棘,棘后缘有锯齿。体色不同 鲶鱼 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回头鱼 体棕黑色,腹部较淡。各鳍灰黑色。
1、混养方式有: ①以革胡子鲶为主,搭养其他鱼:一般每平方米放养5-6厘米的革胡子鲶鱼种3—6尾,每2-3平方米搭养一尾家鱼种。 ②以其他鱼为主,革胡子鲶为辅:可以饲料家鱼的成鱼池中,每2—3平方米搭养一尾体长6—8厘米的革胡子鲶,利用水中小杂鱼和水生昆虫作为其饲料,不需增加投饲。
2、鲶鱼的养殖方法如下;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5亩,池深2米,水深5米,池塘底泥在10厘米左右。鱼苗放养,鱼苗放养规格为体长5厘米以上,放养密度为500尾。饲料投喂 所用饲料主要有2种,养殖前期喂鸡鸭的内脏,养殖后期喂野杂鱼。饲料在投喂之前需要进行粉碎加工。
3、提供充足的食物:要想让鲶鱼长得大一些,就要给它们投喂一些高营养的食物。人工养殖的时候,可以投喂一些餐条鱼、鲫鱼、麦穗鱼等。除了这些,可以再搭配一些合成的饲料,这样可以保证营养均衡。鲶鱼喜欢在清晨和傍晚的时候进食,饲养者可以选择此时投喂。
4、鱼塘:养殖鲶鱼需将鱼池建立在有良好水源的地方,养殖前,需将池塘用生石灰消毒,并在池塘底部施加适量的有机肥。鱼苗:养殖鲶鱼需选择健康、无病害的鲶鱼品种,放养之前,需将鱼苗消毒。养殖:注意大小不一的鲶鱼需分开饲养,鲶鱼放养后,需投喂适量的水蚤、水蚯蚓、煮熟的猪血等。
5、保温:鲶鱼是淡水鱼的优良品种,但它的缺点是耐寒性差,当水温降至7℃以下时容易冻死,冬季注意保温。换水:别晒太阳,它怕光,隔两三天或三五天换一次水都行,换水时如果是自来水就先把水晾一上午。
6、养殖环境:可选用水泥池、上池或网箱进行培育。在鱼苗下塘前,要用生石灰或漂***彻底清塘消毒,并施有机肥培肥水质,以保证鱼苗有丰富适口的饵料。稻田养殖:鲶鱼食性广泛,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
关于鲶鱼养殖大棚和鲶鱼在养殖场养殖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鲶鱼在养殖场养殖的***、鲶鱼养殖大棚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湖南小型养殖大棚规格
下一篇
南瓜大棚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