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四季鹅养殖技术***,其中也会对四季鹅养殖效益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1、为了促使反季节鹅下蛋,需要保持适宜的舍内温度和充足的光照。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每天的光照时间应保持在13到15小时。 调整饲料配方,确保蛋白质含量的充足性,因为蛋白质的多少直接影响鹅的产蛋率、蛋的重量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在产蛋高峰期,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应保持在20%以上。
2、种鹅反季节繁殖的调控措施:- 适时留种:选择9月份左右的雏鹅留种,通过强制换羽和人工控制光照、温度等综合技术措施,使种鹅在正常非繁殖季节保持较高的产蛋率和受精率。- 强制换羽:对4-5月龄的育成鹅进行强制换羽(1-2月份),以使开产更整齐。
3、光照程序 实现鹅反季节繁殖的最关键因素是光照程序。具体做法是在冬季延长光照,在12月至次年1月中旬左右在夜间给予人工光照(强度为30~50勒克斯),加上在白天所接受的自然光照,使一天内鹅的总光照时数达到每天18小时。
4、在青年鹅的饲养后期,就应注意选留后备种鹅,加强饲养管理。因为这阶段鹅生长发育快,需要营养较多,所以,应以精料为主,并结合放牧***青。饲养至5月龄时,为防止鹅体过肥或早熟,可延长放牧时间。当种鹅接近开产期时,日粮中要逐步增加精料和青绿饲料的比例,同时补给矿物质饲料。
清明鹅在霜降时产卵,小雪时孵化。由于春节时野菜丰富,青绿饲料充足,幼雏白天食用野菜,夜晚则加喂雏鹅饲料,因此生长迅速,70至80天可达到5至6千克,饲养成本较低。端午鹅在清明时孵化,端午时成熟。这个时期天气温和,野菜鲜嫩,幼雏较易饲养。夏鹅则因天气炎热,蚊虫较多,生长速度相对较慢。
清明鹅在霜降和孵,小雪出壳。由于春节野菜丰盛,青绿饲料多,幼雏白天食野菜,夜间加喂雏鹅料,生长快,70-80天可达5-6千克,成本较低。端午鹅清明出壳,端午成熟。这期间天气暖和,野菜鲜嫩,幼雏较易饲养。夏鹅由于天气较热,蚊子苍蝇多,生长速度较慢。
在选择肉食鹅品种时,除了考虑体型和生长速度,还需要关注鹅种的繁殖性能。一些品种如狮头鹅具有较高的繁殖率,能够快速扩大养殖规模。此外,选择适应性强的鹅种也非常重要,这样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成功率。肉食鹅的养殖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够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目前建设一个饲养1000-1500只肉食鹅的大棚只需投资2000-3000元左右,其造价仅是砖瓦结构鹅舍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一般每个鹅棚饲养2批肉鹅,即可收回全部鹅棚投资。
因为它们吃食的饲料比较多,所以可以购买饱腹感比较强、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饲料投喂。另外,在饲料投喂时可以适当添加些葡萄糖、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在日常管理方面,要定期进行清洁工作,减少周边杂菌的产生。
在繁殖季节内,受精率也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一般繁殖季节初期和末期受精率较低,产蛋中期产蛋率高时,受精率也高。(2)较强的就巢性 就巢性即母鹅产蛋后停产抱窝的特性。中国农民在长期生产中人工选择(自然孵化)出抱性较强的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的“四季鹅”是这种选择的典型“品种”类型。
四季鹅是一种能够全年产蛋的鹅种,这种鹅在民间养殖中一直有着优良的传统。四季鹅的生长速度非常快,仅需65天就能长到5至4公斤,成年鹅的最大体重可达到6公斤以上。它对饲料的需求不高,0.5至0.6公斤的混合饲料可以使其增重0.5斤,也可以完全依赖青绿饲料或秸秆粉碎进行饲养。
开食:24小时后可开食,引导雏鹅吃食。 饮水:用25℃左右的凉开水,水中加入新诺明和葡萄糖水溶液。 温度:第一周30℃,后每周下降2℃,观察雏鹅表现确定温度。 密度:根据日龄调整密度。 湿度:保持60%-65%左右。 放牧:6日龄可放牧,温度低时可推迟。
优化养殖环境:为确保鹅苗健康成长,养殖户需精心管理鹅舍,并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感染。由于鹅苗体质较弱,维持清洁的养殖环境对于它们的成长至关重要。调控适宜温度:不同阶段的鹅苗对温度有不同的需求。
自己抱窝孵化:四季鹅母鹅自己产蛋,自己抱窝,这是其他鹅类品种无法做到的。母鹅每当产到13-15枚蛋开始抱窝,经过28-30天的孵化,雏鹅便自己破壳而出,在母鹅带领下吃食、活动,节省了许多人工成本,养殖户一年四季都有雏鹅喂养,非常适合农户自繁自养。
饲养环境要养好鹅苗,首先就要打理好鹅苗的养殖环境,并对鹅舍进行全面消毒,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细菌感染鹅苗,因为鹅苗的体质不是很好,做好鹅舍的管理,这样才能保障鹅苗正常生长。
关于四季鹅养殖技术***,以及四季鹅养殖效益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