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杂交鲶鱼养殖技术,其中也会对鲶鱼鲤鱼杂交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鲶鱼和鳖混养技术:鱼病防治 从试验开始至今基本上没有发生重大鱼病,主要防治措施是在生长高峰期,每隔20天投喂一次大蒜素药饵。
避免与凶猛鱼类(如黑鱼、鲶鱼)混养,以免伤害甲鱼。控制鱼类的密度,避免与甲鱼争夺氧气和空间。 甲鱼与虾类混养 最佳搭配虾种:青虾、罗氏沼虾等。优点:虾类可以清理水体底部的残饵和有机质,改善水质。甲鱼与虾类的生态位不同,竞争较小。注意事项:避免与大型虾类混养,以免被甲鱼捕食。
水质和水温对甲鱼的生长影响很大,需经常观察水色,分析水质,加注新水,适当控制水位。一般水深应保持在15~20厘米之间。高温季节,可在不影响藕生长的情况下适当加深水位。同时,注意定期消毒,预防疾病,若发现病鳖,应及时隔离治疗。藕田养鳖可以与其他鱼类如鲶鱼、鳝鱼等混养,以提高经济效益。
1、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口鲶杂交种的成鱼养殖通常***用单养方式,池塘中只放养少量鲢鳙鱼来控制浮游生物,不混养其他鱼类。每亩池塘投放7-8厘米的幼苗1200-1500尾,饲料主要为切碎的冰鲜杂鱼,每日投喂1-2次,开始时按鱼体重量的7-8%投放,随着鱼类成长,逐渐降至5%。
2、大口鲶杂交种的养殖技术:珠江三角洲大口鲶杂交种成鱼养殖基本上***用单养方法,池塘除放养少量的鲢鳙鱼作为控制浮游生物繁殖以外,均不放入其他鱼类混养。每亩成鱼池放养7—8cm大口鲶杂交苗1200—1500尾。投喂饲料全部用切碎的冰鲜杂鱼。
3、鲶鱼和鳖混养技术:鱼种准备 杂交鲶是以土鲶为父本和大口鲶为母本杂交而来,它不仅具有与土鲶相似的体色、斑纹、口味、肉质等特点,而且具有大口鲶生长快的优点。混养用的中华鳖主要靠养殖场自身培育,部分向外购买。鱼种选择标准:鱼体肥壮、规格一致、无伤无病、体表色泽鲜明光亮。
4、怀头鲶,学名黑龙江六须鲶,体色焦黄,非常漂亮,肉质紧实,久煮不烂,在鲶鱼市场价格最高。生长速度快,投放10公分苗平均3个月可长到2斤以上,华中地区一年可出2季鱼,饵料成本低,条件好的池塘可高密度养殖。市场价格比大口鲶高1-2元每斤,养殖效益好。
5、鲶鱼养殖的管理和技术要点包括:池塘消毒、合理放养、科学投喂、病害防治等。在池塘消毒方面,每亩池塘可使用25公斤生石灰或5公斤漂***兑水进行全池泼洒,并在放养前7天进行试水。放养时,每亩池塘可放养10000-15000尾幼苗(体长约为3cm)。
6、可繁殖南方大口鲶、杂交鲶、河杂鲶、三角鲶等品种,并形成了鱼苗繁殖、成鱼养殖、销售等***的体系,可为养殖户提供从鱼塘建设设计、养殖技术指导、养殖饲料供给、鱼苗养殖、成鱼销售等服务。基地现年产水花苗5000万尾,规格苗1000万尾,成鱼4—5万斤,年产值100万元,利润40万元。
1、野生鲶鱼与养殖鲶鱼有什么不同 体色不同 野生鲶鱼和养殖鲶鱼的区别表现在体色上,其中野生鲶鱼的体色呈现深黄黑色,它的皮肤更为光滑,且体型较为健壮,而养殖鲶鱼的体色呈现浅黄绿色,因为养殖鲶鱼常为了争夺饲料而浮出水面,所以它的颜色较浅。
2、野生鲶鱼皮肤光滑,体型健壮,皮色淡青,肚皮发黄,口比较大,嘴巴有两个胡须。人工养殖鲶鱼皮色发黄,胡子多且比较长,其中杂交良种鲶鱼是四个或八个须的,价格不是很贵。
3、野生的土鲶鱼嘴巴下有两个胡须,而养殖的鲶鱼是四个或八个须的;深黄黑色的是野生,浅黄绿色的是养殖的。野生与养殖的鲶鱼相比较不光价格相差不少,而且味道差异更大。
4、野生鲶鱼的皮肤较为光滑,体型更为健壮,而人工养殖的鲶鱼由于不需要自行觅食,体型偏肥胖。野生鲶鱼的个体体型差异较大,而人工养殖鲶鱼的个体体型差异相对较小,因为人工养殖鲶鱼放养时的规格基本一致。价值 野生鲶鱼相较于人工养殖的鲶鱼,其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为细嫩。
5、见阳光多些就不很黑。野生的一般是口比较大的,而养殖的则是胡子比较多比较长。野生的土鲶鱼嘴巴下有两个胡须,而养殖的杂交良种鲶鱼是四个或八个须的。野生与养殖的鲶鱼相比较不光价格相差不少,而且味道差异更大。个人觉得野生的更加修长,看起来很大,其实重量是很轻的。养殖的相反。
关于杂交鲶鱼养殖技术和鲶鱼鲤鱼杂交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鲶鱼鲤鱼杂交、杂交鲶鱼养殖技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人工养殖娃娃鱼嘌呤高吗
下一篇
惠兰花期如何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