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养殖蚂蟥,需要搭建大棚和水泥池。池子的面积在20平米左右,水深0.5米,安排好进水口和排水口。放养前需要先进行消毒,20天后投苗,每平米投放100株左右。日常饲养中,主要喂养螺肉和蚌肉,每周喂一次动物血液。搭建大棚可以防雨,同时也能保温。
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蚂蝗自然越冬。这种方法省时省力,适合大面积商品蚂蝗养殖。也可以将育种蚂蝗集中在塑料薄膜棚内越冬,半月投喂一次饲料,这种方法可使蚂蝗正常生长和活动,待温度稍有回升,即可交配产卵。
调节水质。蚂蟥虽能在污水中生长,但由于人工养殖密度高,故水质宜保持清新,同时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当水中含氧量低于2毫克每升时,蚂蟥会浮出水面并出现不安现象;夏季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越冬管理先捞起。蚂蟥冬季蛰伏,早春放养的一般已生长良好,可加工出售。
蚂蟥的养殖方法 场地建造 想要养殖蚂蟥,那么首先需要建造养殖场地,一般最好在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块建造最好,池梗高8米,水深1米,池对角需要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还可以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便于蚂蟥栖息繁殖。
如果大规模养殖蚂蟥,要选择避风向阳、灌溉排水条件好的位置建立养殖池,一般池宽度为3米,深度为1米,长度不限,池底可以放入一些石块和树枝,如果是小规模养殖,可以直接使用水坑、池塘等饲养。
最后说一下养殖要注意一下些什么?要注意的太多了,重中之重是防病。而防病又要有水质平衡方面的技术,能保持水体的指标优良是水产养殖的基础。几句话说不清,大家有时间可以到各个养殖群还有贴吧去看,也可以私信我进养殖群问一些老养殖户。我只发一些图片大家自己体会一下水蛭生病是什么情况。
虽然水蛭养殖在行情好的情况下可能带来高效益,但它并非毫无风险的一劳永逸的投资。例如,1亩水蛭可产出干品80至100公斤,市场收购价约为140元/公斤。养殖者需要***取正确的方法,如在竹片上涂抹动物血液后插入水田,用树枝搅动田水,以吸引水蛭进入竹筒。
养殖成本:每亩地养殖水蛭大约需要投入2000条,整体投资成本在3万元左右。 养殖收益:水蛭成为了一种低投入、高收益的养殖项目。一亩地水蛭可以产出80至100公斤的干品,按照市场买入价140元/公斤计算,亩收入可达4万元。 引种注意事项:水蛭有年龄要求,只有2年以上才有繁殖能力。
水蛭的养殖场地应建立在有良好的避风能力和光照适宜的环境下。春秋季节需要满足水蛭生长的光照,冬季就需要做好防寒措施。(2)在建立养殖场的时候,既要根据水蛭的生活习性来建造,保证水质、温湿度以及光照等适宜,又要减少费用,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土地费:在养殖蚂蟥前要租养殖场地,一亩地的租金约为500元/年,并且要对场地进行整地改建,费用约为800元左右,总费用在1300元左右。引种费:水蛭的种苗价格约为150元左右/斤,大约200条蚂蟥/斤,一亩地大概需要投放蚂蟥种苗2000条左右,所以引种成本为1500元左右。
一般亩产300到500公斤左右。养殖技术:注意防逃:要在池塘***砌防逃墙,高度在80~90厘米以上。墙的内侧用水泥、沙子抹成麻面。大量放养水生植物:以水葫芦和浮萍为主。水蛭怕阳光直射,因此大量种植水生植物既可作为田螺的饲料,又可遮光,水蛭还可以在上面产卵。
1、水蛭的越冬管理可以分为自然越冬和保温越冬两种方式。自然越冬是指在气温降至13℃以下时,水蛭会钻入潮湿疏松的靠水面的泥土中越冬,也有少数在水池淤泥中越冬。在此期间,应禁止进入越冬区域搅动,以防止破坏水蛭的越冬环境。为防止温度偏低,冰冻达越冬层,可以在越冬区域内覆盖一层水生植物保暖。
2、冬天水蛭养殖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越冬管理、温室越冬、建造日光温室。越冬管理:要保证种蚂蟥安全越冬。入冬后,气温降到10℃以下, 蚂蟥停止摄食,钻入土中或树叶下冬眠,早春放养的蚂蟥一般都已长成成体,可加工出售。
3、干池越冬法:自然条件下,水蛭通常会在10℃以下时躲在泥底下越冬,不再活动、吃食。此时,可将池水排干,并在池面和四周加盖稻草或草帘子等防冻,让它们自然而平安地在土中冬眠,保存体内能量。次年气温转暖后,水蛭便会出来活动、觅食。这种方法省事、省力,适于大面积商品水蛭的养殖。
4、越冬期管理:水蛭在越冬期间,要密切关注一些天敌动物,如黄鼠狼、老鼠,杜绝进入水蛭冬眠池,以防冬眠水蛭被侵害。更多水蛭养殖知识,可以上南通蛭康生物科技。。
5、水蛭怎么越冬 有条件的可使用日光温室,打破水蛭的冬眠习性,可保持周年生长繁殖,增加水蛭养殖的经济效益。在没有***取措施的冬季,做好冬眠前的处理工作,越冬之前多增加一些营养丰富的饵料,主要以能量饵料为主,有助于增加体内的脂肪,为水蛭进入冬眠后准备好充足的能量。
关于水蛭大棚养殖技术***和水蛭大棚养殖技术***大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水蛭大棚养殖技术***大全、水蛭大棚养殖技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大同大棚建造养殖大棚
下一篇
大棚养鸭有什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