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灵蛙养殖技术,其中也会对灵蛙养殖技术与管理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1、选址要点:合适的养殖地应具备高地势、清洁水源和良好的排水条件。场地四周应用薄膜或网片构建防逃逸围栏,高度宜为5米。此外,应挖掘数个小型池塘,以便林蛙繁殖,保持水位在30至40厘米之间。 管理注意事项:每年四月是投放林蛙卵的最佳时期,同时需确保水质持续清新。
2、养殖场地选择:选择地势较高、水源清洁且排水良好的地区作为养殖场地。用薄膜或网片围绕场地以建造防逃网,高度约为5米,挖掘数个面积较小的池塘供林蛙产卵和孵化,保持水位在30-40厘米。 养殖管理:每年四月投放林蛙卵,确保水质保持清新。
3、解决林蛙的饲料问题。目前,以黄粉虫为主要饲料,以自然昆虫和幼小动物为辅助饲料。 选择合适的养蛙场地,如山间溪流两侧的平地或农田、菜地、庭院等。 设置围栏以防止逃逸和天敌危害。 设置遮阴、培育植被和充足水源,模拟林下生态环境。 推行快速育蛙和雌性诱变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4、选择森林茂密、水源充足、面积在100-200公顷以上的流域建立林蛙养殖场。在养殖场内,每10公顷修1一2个越冬池。池面要有排水孔和排水道。越冬池的面积不得低于100米2,水深 5米以上。水质清新。孵化池要选择向阳面,面积大小因地而宜,最好选择离森林较近的位置,以利幼蛙变态后及时上山。
5、林蛙繁殖期的技术措施包括种蛙、蛙卵和蝌蚪的运输、挽救沉水卵团、调整密度和食量、调控湿度、提高蝌蚪的整齐度等。幼蛙的饲养管理需注意消毒、合理放养密度、保证水源和通风、设置黑光灯诱虫等。幼蛙的开口食非常重要,需逐渐驯化成定时、定量、定位喂食,以提高饵料利用率。
解决林蛙的饲料问题。目前,以黄粉虫为主要饲料,以自然昆虫和幼小动物为辅助饲料。 选择合适的养蛙场地,如山间溪流两侧的平地或农田、菜地、庭院等。 设置围栏以防止逃逸和天敌危害。 设置遮阴、培育植被和充足水源,模拟林下生态环境。 推行快速育蛙和雌性诱变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成功养殖林蛙需掌握多方面技术。首先是场地建设技术,要模拟林蛙自然生态环境。选择有清洁水源、郁闭度高的山林区域,设置产卵池、孵化池、蝌蚪饲养池和越冬池,各池要保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排灌方便。繁殖技术也很关键。需挑选体质健壮、无伤病的种蛙,按合适比例放入产卵池。
林蛙的繁殖技术是生产中的一个主要环节,繁殖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工养殖林蛙的效益,封沟养蛙的繁殖技术主要包括选种、产卵、孵化及饲养等。(一)种卵及种蛙 目前养蛙生产主要是以种卵为主,以种蛙为辅,大都***于野生,一是自捕(***),二是收买。
冬天只要北方养殖注意在入冬前加强饲养提高林蛙抗寒能力,水深保持2m,尽量保持水中含氧量和水温。而在南方的夏季,可以多架设遮阳遮荫设备,喷洒降温设备、勤换水、增加水深等措施避免夏眠,延长生长期。防止禽兽、蛇类等天敌捕食 幼蛙个体较小,此时应加强天敌防范,主要防备蚂蚁、老鼠、蛇、步甲科昆虫。
1、林蛙又称雪蛤,广泛分布于中国北部地区,西伯利亚、朝鲜也有分布。东北林蛙,是中国东北山区的特有蛙类,目前养殖方式为生态养殖(半人工养殖)。东北林蛙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东部)、朝鲜、日本(对马岛)。
2、林蛙养殖有诸多实用经验。场地选择很关键,要选在靠近水源、植被丰富、郁闭度大且利于林蛙栖息和冬眠的地方,比如山区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同时要做好防逃设施,可用塑料膜或铁丝网围好养殖区域。在蝌蚪期,要注意水质管理,保持水的清洁、溶氧充足,定期换水。
3、蛇这些天敌的进入。林蛙在生长期的时候,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高,所以要经常更换水源,最好2-4小时进行更换;其生长期的食用量也大,建议到草场捕捉昆虫或者在池子边放些粪便吸引昆虫。人工养殖是缓解市场需求的一个有效方法,并且可以减少对野生林蛙的伤害,大家可以结合情况找到合适的方法养殖。
4、林蛙的养殖方式 养蛙方式大体上分为封沟式养蛙和集约式养蛙两大类。二者的主要不同处表现在林蛙的陆地生活阶段上。封沟式养蛙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结合林蛙的自然生长,加强人工管护的一种养殖模式。
5、养殖场地:选择地势较高、有清洁水源、排水方便的地区,搭建时用薄膜或网片将养殖场地围一个防逃网,高度约5米,挖掘几个小面积的池塘,供林蛙产卵和孵化之用,水位在30-40cm即可。饲料管理:幼蛙饲料主要是小虫,蚊蝇、黄粉虫、蝇蛆等。
关于灵蛙养殖技术和灵蛙养殖技术与管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灵蛙养殖技术与管理、灵蛙养殖技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西洋鸭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下一篇
农业养殖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