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正文

田螺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田螺养殖技术要点,以及田螺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田螺养殖技术是什么?

在自然水域中,田螺的养殖较为粗放。保持水体肥沃,定期投入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以满足田螺的生长需求。在高密度养殖时,应使用适合的配合饲料。日常管理 严格控制水体不受农药、化肥污染。防止鸭、蛇、鼠、鸟等天敌侵入。定期清除水中的杂草和草根。

养田螺技术 选址建池: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 繁殖培育:注意雌雄配比,保持适宜密度,以利于自然繁殖。 饲养管理:投喂适量饲料,调节水质,定期检查生长情况,做好病虫害防治。田螺的食物习性 田螺主要吃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

 田螺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田螺是杂食性动物,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以幼嫩水生植物、藻类、细菌、有机碎屑等为食,人工饲养时可投喂嫩叶、蔬菜、瓜果、糠麸及禽畜的粪便、内脏、下脚料等,鱼螺混养或水面放养有红萍、绿萍、水葫芦等植物时可少投或不投饲料。

田螺养殖技术是:种螺选择、淤泥充足、定期换水、撒放稻草、投料饲养。

如何人工养殖田螺

1、人工养殖田螺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养殖池建设:商品螺池面积建议为100平方米,种苗池为40平方米。池深应为70~80厘米,池底铺20厘米厚的肥土,以供田螺栖息和生活。水深保持40~50厘米,两端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并安装铁丝网或塑料网以防止田螺逃跑。

 田螺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在自然水域中,保持水体肥度,定期施放有机肥料,可满足田螺生长需求。也可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及动物内脏等废弃物。适当比例的米糠、麦麸、豆饼可作为上等饲料。生长温度内,每2天投喂一次,水温变化时调整投喂频率和量。田螺养殖之越冬管理:水温降至8至9℃时,田螺进入冬眠。

3、养殖方法: 温度控制:田螺的生活适温为1040℃,最适温度为2028℃。夏季需防高温,避免水温超过致死上限;冬季越冬时,泥底有机质含量不宜过高,以防产生有毒物质。 溶氧要求:田螺对水中溶氧敏感,要求每升水中溶氧在4毫克以上。溶氧降到5毫克时,食欲会下降;降到5毫克时,会引起死亡。

4、田螺人工养殖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商品螺池面积以100平方米为宜,种苗池40平方米。池深70~80厘米,池底铺20厘米厚肥土,供田螺栖息和生活。水深保持40~50厘米,池的两端设进水口和排水口,均应安置铁丝网或塑料网防逃。种苗一般到稻田、池塘、沟渠收捡。

田螺田间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殖田间可选择水稻田、池塘泥土或水坑,保证有足够的淤泥,泥土深度保持在35厘米以上。种植水生植物:在田间种植水生植物或与水稻一起养殖,为田螺提供天然饵料、遮阳条件,并降低水温。同时,田螺还能改善淤泥土质和水质条件,实现水稻与田螺的双丰收。

养殖管理需关注水质,确保肥沃并适时施肥。养殖田螺与种植水稻相似,需大量肥料支持其健康成长。在人工养殖环境中,需投放足量饵料,但田螺食欲旺盛,对营养需求低。可用米糠、豆粉类饲料喂食,根据天气变化和田螺进食状态调整投饵频率和量。

养殖方法:因为田螺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所以在田间养殖的时候把养殖场所建立在远离污染的地方就可以,这样就可以保证田螺的正常生长。可以选择在水稻以及池塘泥土以及水坑里养殖,只要是保证有足够的淤泥就可以,保持泥土的深度在35厘米以上。

防逃。田螺常从进出水口和满水的田埂逃逸,要经常检查拦栅(网)是否破损,暴雨天要注意疏通排水口,防止田水过满甚至田埂倒塌。预防病害。从养殖实践观察,田螺除缺钙软厣、螺壳生长不良和蚂蝗病危害外,一般无其他疾病。

田螺、河蚌可一次投入200公斤左右,让其在田里繁殖与水稻或茭白、水中浮生物共同形成一条生物食物链。另外每星期可增加投喂12次动物血块或内脏。

养殖田螺要注意哪些事项

1、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喂食变质、腐败的饲料,并及时捞出残存饲料以防污染水质。特别是在夏季,主要饲料极易变质。投喂时间最好在傍晚,因为白天的高温会导致田螺摄食减少。如果是与鱼类混养的模式,可以通过施肥培育浮游植物来减少饲料投喂或不投饲料。

2、**选择合适的水温**:田螺养殖的最佳水温为20℃-26℃,此时它们进食充沛,生长迅速。当水温升高到30℃-33℃时,田螺会潜进土里避暑,停止进食和生长,肉质也会变硬枯燥。因此,在夏季高温时,要注意***取降温措施,如增加水体深度或设置遮阳设施。

3、**选择合适场地**:养殖田螺需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丰富且交通方便的地方。这些条件有助于田螺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也便于养殖户进行日常管理和运输。 **控制水温**:田螺养殖适宜水温为20℃-26℃,这时候进食充沛。

4、人工养殖田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了解田螺习性:田螺适合在温度适宜、水质良好、土壤松软且有流水的地方生长。它们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较少行动。当水温超过30℃时,田螺会停止行动并躲入泥土中避暑;水温恒定在15℃时,田螺才会正常摄食和活动。

关于田螺养殖技术要点和田螺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田螺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田螺养殖技术要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