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正文

小田螺养殖技术***

简述信息一览:

如何人工养殖田螺

1、人工养殖田螺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养殖池建设:商品螺池面积建议为100平方米,种苗池为40平方米。池深应为70~80厘米,池底铺设20厘米厚的肥土供田螺栖息。水深保持40~50厘米,两端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并安装铁丝网或塑料网以防田螺逃跑。

2、在自然水域中,保持水体肥度,定期施放有机肥料,可满足田螺生长需求。也可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及动物内脏等废弃物。适当比例的米糠、麦麸、豆饼可作为上等饲料。生长温度内,每2天投喂一次,水温变化时调整投喂频率和量。田螺养殖之越冬管理:水温降至8至9℃时,田螺进入冬眠。

小田螺养殖技术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水质要求:田螺对环境适应性强,但养殖时应选择无农药残留的普通水质。池塘建设:挖池养殖时,应选择水源丰富、土壤含腐殖质的地方,保持池塘底部有一定厚度的泥土,并种植水生植物和搭建遮阴处。放养与选择种螺:放养时间:最适合在3月下旬投放种螺。

4、养殖方法: 温度控制:田螺的生活适温为1040℃,最适温度为2028℃。夏季需防高温,冬季越冬的泥底有机质含量不宜过高,以免产生有毒物质。 溶氧要求:田螺对水中溶氧敏感,要求每升水中溶氧在4毫克以上。溶氧降低会影响其食欲,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养殖过程中最好保持一定的微流水环境。

5、田螺人工养殖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养殖方式。在选择养殖水体时,应优先考虑水源充足、无污染的自然水体,如河渠、溪滩、坑塘等。对于开挖专池养殖,应确保底泥厚度达到10-15厘米,并选择腐殖质土壤的地点进行修建。

小田螺养殖技术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田螺苗到成螺要几个月,养殖一亩产多少斤

刚产出的小螺重0.5-5g左右,养6个月后可达3-5g以上,9个月便可达9g左右,14-16个月可长成能繁殖的种螺。稻田养殖一亩幼螺,将其养大后就进行出售,大概可以产出300-360kg左右。

田螺亩产约为666公斤~3333公斤,收成时间通常需要14~16个月以上。以下是具体分析:田螺的亩产量 田螺的亩产量会受到投放量的影响。如果挖水池进行单一养殖,每平方米可放养100~500个田螺。每放养100个母螺,其年产可达100公斤。

田螺苗到成螺需要1416个月。具体来说:养殖6个月后:田螺的重量可达到35g以上。养殖9个月后:田螺的重量可达到9g左右。养殖1416个月后:田螺即可长成能够繁殖的种螺。

田螺养殖条件主要包括合适的养殖场地、科学的水质管理、恰当的饲料投喂等,田螺养殖一亩平均产量可达8000斤左右。以下是关于田螺养殖条件与技术的详细解养殖条件 养殖场地:应选择远离农药和化肥污染的地方,确保水源方便且有微流水注入,以保持水质。

田螺养殖技术

刚产出来的小螺一般重0.5-5g,养殖6个月后可达3-5g以上,养殖9个月后便可达到9g左右,养殖14-16个月后即可长成能够繁殖的种螺。田螺养殖技术 稻田改造 稻田田基加高至80-100cm,并夯实,防止漏水,同时在稻田四周挖螺沟,宽0.5-1m,深20-50cm,并种上浮萍或者是水花生。

水质管理:养殖池水位应保持在20至50厘米,通过流水方式调节水温,避免水温过高导致氧气缺乏。入水口和排水口应安装铁丝网,防止田螺逃逸。使用泉水或井水时,需***取增氧措施。池塘清整:进行池埂建设,清除过多淤泥,池塘消毒以生石灰为佳。

养殖技术: 螺种选择与放养:选择外观短小膨大、壳质带微刺、略带红色的螺种,规格需60100粒/斤。放养时间应在药性消失后,放养密度一般为2030kg/亩。 投喂饵料:主要投喂水中浮游植物及腐植质,投喂原则为少量多次。水质管理需保持肥活爽嫩,看水施肥,看水投饵。

田螺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选点养殖:田螺对养殖场所要求不高,农村沟渠、水田泽地、池塘等均可放养。若为开阔池塘,可放养遮荫植物如水浮萍、水葫芦等,并设置栖息物如竹竿、木条。种螺搜集:田螺多为自然繁殖,可从水田、茭白地、浑水沟渠中拣拾或市场购买。

养殖方法: 放养密度:田螺的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100~500个左右为宜。 温度管理: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若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田螺会停止摄食;10℃以下时,田螺会入土冬眠。 饲料选择:在人工饲喂中,田螺主要以米糠、菜屑、瓜叶、商品饲料等为主。

田螺养殖需要考虑多方面的条件,首要的是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场地应远离农药和化肥,确保水源方便,最好有微流水注入,保持水质。腐植质土是理想的选择,因为这类土壤可以提供天然的饵料,减少饲料的投喂。同时,可以通过添加鸡、猪、牛粪改良土壤,投入切段的稻草来进一步改善土质。

田螺与石螺怎样养

放养密度:一般池塘放养20-30kg/亩,最好每亩套养2-3斤田螺,培养出的螺蛳壳质特别嫩,肉质特别肥厚。夏片放养:以吃食鱼为主(草、鲫、鳊)池塘放养,0.5-0.8万尾/亩。另外配养3-5尾/亩青鱼,规格10尾/斤,控制螺蛳数量。投喂饲料及水质管理 一般螺蛳属多次产卵,一年有两个排卵期,一是春季清明前后,二是秋季。

田螺和石螺都为雌雄异体,雌性个体一般要比雄性大。雄性***官由精巢、输精管和***所组成。精巢位于外套腔的左侧,交配器管包被在右触手内,生殖孔开口位于右触手的顶端。雌性的***官由卵巢、输卵管和***组成。田螺为卵胎生,胚胎发育、仔螺孕育都在体内进行,故***特别大。

石螺养殖需要一年的时间才可以上市。养殖方法:养殖水体 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保持底泥厚度10cm-15cm,面积大小不限。

养殖周期:石螺从放养到达到上市规格,通常需要一年的养殖时间。养殖水体:石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适合在平坦的河渠、稻田、池塘等水体中放养,但需避开农药、化肥污染的环境。种螺放养:种螺的放养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可以单独放养,也可以与鲢鱼、鳙鱼或泥鳅等进行混养。

人工养殖田螺可开掘专用池饲养,也可利用自然的稻田、沼泽、沟渠,还可同鱼类混养。但要求养殖水体无毒、无害、无污染。如利用稻田养殖,则不可施用农药,不能犁耙,且应进出水口安装铁丝或塑料隔网,以便进行控制。

期内留意常常鱼缸换水,另外挑出来养死的螺钉,避免水体变臭。期内放食,放一点蔬菜、马铃薯等,养石螺的时间会更长一点。加水里时间长时间,石螺会被养死的。若需要长期储存,能够挑出来田螺肉,放入冷藏室。将螺蛳肉装包装袋里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时间更久需要放冷藏。

关于小田螺养殖技术***,以及小田螺要养多久才长大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