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正文

大水面养殖技术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大水面养殖技术,以及大水面养鱼技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鲟鱼的养殖技术和条件

1、仔鱼饲养:驯化阶段,日投饵率为20-30%,正常摄食后,日投饵率为15-20%,ph为5-5,氧气溶解量在6mg/L以上,水温控制在16-25℃。幼鱼饲养:0.2-1g/尾的幼鱼,日投饵率为10-15%,1-3g/尾的幼鱼,日投饵率为10%,3-10g/尾的幼鱼,日投饵率为7%。

2、中华鲟的养殖方法: 水质管理:养殖水质要满足中华鲟对咸淡水的适应性,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及时处理水质问题。 环境模拟:养殖环境需模拟其自然生活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水深、水流等条件。 饲料供给:注意控制饲料的种类和投喂量,提供足够的营养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大水面养殖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鲟鱼养殖技术及条件如下:养殖技术 池塘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交通便利的地方建造池塘,面积一般控制在510亩为宜。鱼苗培育:选用体质健壮、大小均匀的鱼苗进行投放,投放前需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淤和消毒,确保投放密度合理,避免过度密集。

什么叫大水面养殖?

大水面养殖是一种在水域广阔的地区,如水库、湖泊、河流等开展的水产养殖方式。这种养殖模式通常涉及轮放养策略,即在一定周期后,捕捞部分成鱼,而无需清塘,通过拉网方式进行,挑选出较大的鱼留下,让小鱼继续生长。

- **特点**: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水域,如 50 亩以上的池塘或水库等。在这种模式下,通常会主养大规格的鱼类,比如草鱼,同时搭配养殖大规格的花白鲢鱼种。由于大水面的环境容量较大,可以为鱼类提供较为充足的生长空间和食物资源,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发育。

大水面养殖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选养优质高雄性率的罗非鱼,是大水面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罗非鱼鱼种的雄性率不高,则放养4个月后就大量自繁产仔,养殖密度迅速加大,大量仔鱼耗氧耗料抢占空间。由于大水面难以干糖,通常轮捕轮放。

如何利用大水面进行罗非鱼养殖?

1、利用大水面(水库)养殖罗非鱼,会冻死,造成亏损。因此,要在水库边挖深水井,用围栏围出一块水面,围栏的面积根据需越冬的鱼数量确定,一般可以按容纳1万尾/亩的密度计算,抽入温水或在围栏盖上塑料大棚,供未捕完的罗非鱼自然入内安全越冬,这样才能避免损失。

2、可用生石灰或茶饼清塘,清除敌害,改善环境,防止大鱼伤害养殖鱼。水源好时,干法清塘效果佳;水源差则带水清塘。 培育水质: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通过肥水增加饵料生物降低成本,后期稳定水体,控制有机物,降低有害物质,保持水质鲜活。 选用良种:奥尼罗非鱼因其优点成为高州市主养品种。

3、根据养殖场的养殖面积,确定鱼苗标粗池水面的大小。单口鱼塘面积以2~5亩最好,池塘水深5米左右即可,标苗时注水深度在0.8~0米为好。放苗前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进水时一定要用40目以上的细网过滤,放苗前还要肥水培育有机微生物,以利提高种苗的成活率。

4、每月1~2次,用20~25千克/亩的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调节水质;在6~9月罗非鱼感染链球菌病发病时,每千克饲料用恩诺沙星或强力霉素0.5~1克,进行拦料投喂治疗,每天2次,连用3天,休药期500度?日。

5、池塘充足的养殖户可在第一茬的养成中期着手准备第二茬的标粗,以达到最大化养殖效率的目标。罗非鱼全程投料,南美白对虾不投料或少投料,利用对虾杂食性的特点,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池塘的净化能力,降低养殖风险和成本。

6、在投喂方法上要求“四定”原则。每天投喂2次以上,在养殖中提倡少量多次的投喂方法,投喂时间可选在8:00~9:00和15:00~16:00等溶氧比较充足的时段。一般投饵量的多少较难掌握,过多造成饲料浪费,过少则罗非鱼吃不饱,不利于生长。

罗非鱼技术要点

1、罗非鱼养殖技术及要点主要包括管好水、喂好料、防好病,具体细节如下:管好水 鱼塘建设:养殖池塘需有充足且干净的水源,水位保持在2~3米以上,塘底泥土厚度15~20厘米。放苗前做好清塘工作,并进行消毒。

2、培育水质: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通过肥水增加饵料生物降低成本,后期稳定水体,控制有机物,降低有害物质,保持水质鲜活。 选用良种:奥尼罗非鱼因其优点成为高州市主养品种。选优质雄性率高的鱼苗,确保规格和密度,避免鱼种繁殖带来的问题。

3、罗非鱼苗要选择健壮且无病虫害的优质鱼苗,鱼苗下塘前用4%的食盐溶液消毒10分钟,放养密度要根据鱼塘条件、养殖技术等因素灵活调整,其中放养密度太大会影响生长速度且容易诱发疾病,放养密度太小又不能充分发挥出鱼塘的价值,一般情况下配有增氧机的鱼塘每亩可放养500~700尾。

鳙鱼养殖技术

1、调节盐度在淡水源充足的地方,为使斑节对鳙鱼生长快速而舒适,应根据鳙鱼的不同生长阶段来调节盐度。(3)改良水质有条件的养鳙鱼场还可以使用水质改良剂如过磷酸钙、微生物制剂、光合菌类等来改良水质,以吸附或分解池底的有机质,减少氨等有毒气体的危害。饲养方法。投饵。

2、鳙鱼亩产5000斤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池塘选择:需选择水源充足、通风透光的池塘,面积适宜,水深在2米左右,池底保留2030厘米的淤泥,池堤牢固不渗水,池底平坦无水草丛生,放养前进行清洁整理。

3、鳙鱼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池塘选择:选择水源充沛、通风透光、无污染的池塘。池塘面积需在5亩以上,水深保持在23米左右。池底应有2030公分的淤泥,为鳙鱼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投放鱼苗:在春节前后投放鱼苗,投放前需清洗池底。鱼苗放养前要用食盐水进行消毒,以防疾病传播。

4、水质:需要不定期更换池水,保证池塘水质清新。饲养管理:可以喂养麦麸、皮糠、饼粨、鱼粉等饲料,科学的进行搭配饲养。鳙鱼亩产5000斤养殖技术 池塘选择:(1)需要选择水源充足,通风透光的池塘、水库、湖泊等,养殖池面积以1/151/15hm2,水深在2米左右,池底可保留20-30厘米的淤泥。

关于大水面养殖技术,以及大水面养鱼技术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