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工养殖 > 正文

斑点叉尾鮰养殖特点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斑点叉尾鮰人工养殖方式,以及斑点叉尾鮰养殖特点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目标养鱼新法:斑点叉尾鮰目录

1、在国内,斑点叉尾鲴经过引种驯化,已经逐渐推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国际上,养殖和加工行业也在不断发展,显示出良好的市场潜力。人工繁殖技术详解 确定繁殖目标:基于科学依据,设定明确的繁殖目标,如提高繁殖成功率和种质质量。 亲本与种质管理:关注亲本质量,实施种质保护措施,确保优质的遗传资源。

2、《目标养鱼新法:斑点叉尾鮰》内容简介如下:形态特征:本书首先详细描述了斑点叉尾鮰的形态特征,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种鱼类的基本身体构造和特点。

 斑点叉尾鮰养殖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斑点叉尾鮰养殖新法全面解析,这本详实的书籍共分为6章,旨在提供一个系统的指南。首先,它详细阐述了斑点叉尾鲴的形态特征,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种鱼类的基本构造。接着,生态习性部分深入探讨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环境适应能力,为养殖者提供了关键的生态知识。

4、这本书是关于斑点叉尾鮰养殖的实用指南,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是其目标养殖新模式丛书系列的第一版,发行于2005年9月1日。它专门针对那些希望探索新型养鱼技术的读者,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教程。图书的平装版本共有139页,***用了便于阅读的32开本设计。

5、对各种配合饲料都能摄取,尤其喜食鱼粉、豆饼、玉米、米糠、麦麸等原料配制而成的颗粒饲料;也吃轮虫、枝角类、水生昆虫、摇蚊幼虫、软体动物、大型水生植物等水生生物。由于其生长速度极快,所以在不同养殖时期,饲养管理必须相应跟上,才能确保养殖效益的提高。

 斑点叉尾鮰养殖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叉尾鱼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

1、养殖技术 池塘建造:叉尾鱼养殖池塘有下挖式、地面式等,池壁以砖体结构为宜,池壁和池底必须确保不漏水并用水泥抹平,池底放少量瓦筒、瓦坛等作为人工洞穴供叉尾鱼栖息、藏身。

2、叉尾鱼的养殖技术人工养殖叉尾鱼,需要挑选体质较好的鱼苗,将池塘清理干净。鱼苗们在越冬前要***取强化培育措施,冬季的水温保持在10℃以上。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成分为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等到慢慢长大后可以***用混养形式,增加鱼种的总产量。

3、斑点叉尾鮰对低氧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为防止浮头和泛池,要经常更换池水,以保持清新的水质,鱼池中水的溶氧应经常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斑点叉尾鮰也可以用网箱养殖,常***用二级放养。第一级从10厘米长养到尾重150克,第二级从150克养到750克~1500克,也可以直接从50克的鱼种养至成鱼。

4、③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这类天敌很多,主要为食虫、食鼠的脊椎动物和捕食性节肢动物两大类。包括草蛉、瓢虫、步行虫、畸螯螨、钝绥螨、蜘蛛、蛙、蟾蜍、食蚊鱼、叉尾鱼以及许多食虫益鸟等。鸟类有山雀、灰喜鹊、啄木鸟等捕食害虫的不同种类。鼠类天敌如黄鼬、猫头鹰、蛇等。

5、控制水质,做好常规消毒、预防工作, 很少发生病害。一旦发生疾病就要及时诊断、精确用药,进行治疗。由于黄颡是无鳞鱼,对常用药物忍受力不及家鱼,因此要以防为主,治疗时尽量使用高效、低毒药物。

6、每种害虫都有一种或几种天敌,能有效地抑制害虫的大量繁殖。这种抑制作用是生态系统反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这一生态学现象,可以建立新的生物种群之间的平衡关系。

斑点叉尾鮰的人工饲养技术

既可单养,也可混养,一般混养效果较好。适宜于与斑点叉尾鮰 混养的鱼类,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鳊鱼和罗非鱼。在养殖中,饲料配方和投喂技术对鮰 鱼的生长很重要,国内外都有深入的研究,并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饲料配方。中国加工饲料的原料,主要有鱼粉、大豆粉、小麦粉和玉米粉等,粗蛋白含量在25%~35%之间。

饲养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新,每10-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3-1/2),用人工饲料投喂。斑点叉尾蛔是否可以混养 凡主养四大家鱼的池塘,均可混养斑点叉尾鲴。但最好选择水质较清的池塘,每0.07公顷可混养体长10-12厘米的斑点叉尾鲴50-100尾。放养后可适当投放人工饲料。

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池塘条件、鱼种选择、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以下是对这些技术要点的详细阐述: **池塘条件**:- 斑点叉尾鮰对养殖环境要求不高,但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池。

养殖技术 池塘建造:叉尾鱼养殖池塘有下挖式、地面式等,池壁以砖体结构为宜,池壁和池底必须确保不漏水并用水泥抹平,池底放少量瓦筒、瓦坛等作为人工洞穴供叉尾鱼栖息、藏身。

斑点叉尾鮰是一种大型的鱼类,养殖方法有哪些?

1、在池塘养殖中,斑点叉尾鮰的放养密度和时间应根据产量目标来确定。建议以斑点叉尾鮰为主养鱼种,合理搭配滤食性鱼类,以符合高效益的养殖模式。 放养模式根据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设定,但在气候温暖的南方,斑点叉尾鮰可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达到较高的产量。

2、池塘养殖斑尾鱼的放养密度和放养时间。放养密度和产量 根据提出的产量指标,建议选择斑尾塍鱼作为主养鱼,适度搭配滤食性鱼类,这既符合斑尾塍鱼的特性,也符合目前我国正在推广的养殖模式,即收获时80%的产量由投喂颗粒饲料的 高价值 鱼类组成;20%的产量由滤食性、服务性 或肉食性鱼类组成)。

3、钳鱼,又称斑点叉尾鮰,是一种适应性强的鱼类,既能在池塘中养殖,也适合在水库等大水面放养。此外,它还是高密度流水养殖、网箱养殖及工厂化养殖的重要品种。在中国,斑点叉尾鮰的成鱼养殖主要***取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方式。

4、叉尾鱼是著名的经济鱼种,学名斑点叉尾鮰,别称沟鲶、钳鱼、叉尾鮰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鲶形目、鮰科、真鮰属大型淡水鱼类,原产于北美洲,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1989年自繁成功,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

5、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主要包括网箱设置、鱼苗放养、饲养管理和鱼病防治四个环节。首先,对于网箱,应选择水质清澈、透明度约100厘米的水域,规格为0米X0米X5米,有效深度2米的双层敞口式结构。外层网箱由2厘米网目有结网片制成,内层为7目胶丝网片,网箱四角挂有5千克沙袋。

关于斑点叉尾鮰人工养殖方式,以及斑点叉尾鮰养殖特点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