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工养殖 > 正文

人工养殖黄鳝苗种植技术

今天给大家分享人工养殖黄鳝苗种,其中也会对人工养殖黄鳝苗种植技术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简述信息一览:

在农村养殖黄鳝的时候,该如何培育种苗?

人工授精与孵化 若***取人工授精,需收集雌性亲鳝的卵和雄性亲鳝的***进行干法授精。卵的孵化最适水温为22-28℃,孵化率随水温升高而增加。在25℃水温下,孵化时间约为150小时,孵化后的小苗长度约为12-20毫米。 孵化后管理 鳝苗孵化3-4天后可转至育苗池,注意育苗池与孵化池水温差不宜超过3-5℃。

卵粒的孵化水温一般以22-28℃为宜,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孵化率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提高,若水温处于25℃左右,则一般只需经过150小时(7-8天)左右即可孵化,刚孵化出来的鳝苗其身体长度一般为12-20毫米左右。(2)鳝苗孵化3-4天后,可将其放入育苗池中进行培育。

 人工养殖黄鳝苗种植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水位选择。黄鳝是一种生性喜温,所以我们给黄鳝选择养殖的时候呢,要选择那种避风,避光以及怕阴凉的地方,如果大家***用网箱养殖黄鳝呢,应该注意选择,黄鳝它的池塘以及环境向阳,水源方便。如果说大家养殖黄鳝的规模面积3~5亩水池呢,应该控制在5米左右,水位相对一定要稳定。

也可以选择一个水、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建一个养鳗池。黄鳝池塘最好是从东到西呈长方形,深度在1米左右。面积视养殖规模而定,一般为20到50平方米。鳗鱼塘四周的底部、墙壁、缝隙一定要堵得严严实实,防止鳗鱼逃跑。

黄鳝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1、黄鳝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亲鳝选择及培育 亲鳝选择:选择体形肥大且健壮、体色鲜艳呈***的黄鳝,雄性鳝鱼体长一般以50厘米左右为宜,雌性鳝鱼体长一般以25厘米左右为宜。下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明显,腹部呈浅桔红色,生殖孔红肿。

 人工养殖黄鳝苗种植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苗种培育:投喂适口的食物,如枝角类、桡足类和部分大型轮虫。逐渐增加熟蛋黄、豆粉等糊状食物。 投喂与密度:日投喂量为鳝鱼苗体重的2-5%,每平方米放养量宜为450-500尾。 水质调节:每周注水或换水一次,保持池水总量1/3。夏季可种植水生植物,提供遮阴。

3、亲鳝选择及培育:选择体形肥大且健壮的黄鳝作为亲鳝,并将雌雄亲鳝按2:1的比例分开培育,期间可投喂蚕蛹。催产与孵化:水温为25-28℃时,为亲鳝注射绒毛膜***溶液,再将雌雄亲鳝按2:1的比例放入产卵池,待雌鳝产卵后将水温保持在22-28℃。

4、繁殖前的准备 在气温稳定在25-28℃时,对亲鳝进行催产处理,通常***用注射绒毛膜***,雌性每尾注射400-500国际单位,雄性则减半。注射后,按雌雄2:1或3:1的比例放入产卵池,45-50小时后雌性亲鳝通常会产卵。

5、模拟自然繁殖环境 在池塘中栽植水生植物,遮蔽阳光,保持池水清凉,以利亲鳝产卵。 将捕获的亲鳝放入池中,投喂高蛋白饲料,如杂鱼浆,以促进其繁殖。 人工催产与授精 催产剂选择:使用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进行注射。

6、优质苗种:选择人工繁殖的优质鳝苗,投放前进行鱼体消毒,确保苗种健康无伤病。投放密度:按每平方米2至5公斤的密度投放鳝苗。饲料投喂:驯化与投喂:鳝苗入池前进行驯化,使其适应配合饲料。投喂的成品饲料需经过调制,加入鲜鱼浆制成面条状饵料。

人工怎么繁殖黄鳝种苗

在自然条件下,亲鳝会选择田埂边或水草茂密处打洞作为繁殖场所。人工繁殖时,可模拟自然环境,提供隐蔽、湿润的繁殖洞穴或巢穴。注意性比构成:黄鳝生殖群体中雌鳝多于雄鳝,尤其在繁殖季节初期。为确保繁殖成功,需保持适当的雌雄比例,可通过人工选择或调整来优化。

孵化管理:孵化最适水温为22-28摄氏度,在最适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率越高,一般在25摄氏度时,需经150小时(7-8天)左右孵出。刚孵出的鳝苗,全长为12-20mm,鳝苗孵出后3-4天,即可放育苗池中专门培育,此时两者水温的温差不宜超过3-5摄氏度。

黄鳝的种苗主要依靠人工繁殖,而非野生。人工繁殖黄鳝的过程中,亲鱼的选择至关重要,应选择体长30厘米左右、体重150~250克的雌鳝和体重200~500克的雄鳝。雌鳝腹部膨大呈纺锤形,生殖孔红肿,而雄鳝腹部较小,腹面有血丝状斑纹,生殖孔同样红肿。

***用人工培育的深黄大斑鳝种苗,用配合饲料投喂,投喂量按黄鳝体重的3%~5%,每天投喂1次~2次,***用定时、定量的原则,饲养20克的黄鳝苗一年可长到200克~300克,养殖效益高。泥鳅在池塘里主要以黄鳝排出的粪便和吃不完的黄鳝饲料为食。

人工授精与孵化 若***取人工授精,需收集雌性亲鳝的卵和雄性亲鳝的***进行干法授精。卵的孵化最适水温为22-28℃,孵化率随水温升高而增加。在25℃水温下,孵化时间约为150小时,孵化后的小苗长度约为12-20毫米。

人工养殖黄鳝怎么养

定期更换水,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每天更换,并清理剩余食物。黄鳝生长的最佳水温为15至30℃,超过30℃可能会影响其摄食。在高温季节,要做好防暑工作,比如在黄鳝池周围种植遮荫作物,及时更换池水。在黄鳝冬眠期间,保持池泥湿润温暖,防止其因滑冻而受伤或死亡。 人工投喂是黄鳝养殖的重要环节。

由于投喂大量饲料,黄鳝排出的粪便容易污染水质。因此,需要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一般来说,春季每7至10天换一次水,夏季每3至5天换一次水。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水质恶化,保证黄鳝的健康生长。此外,网箱也需要定期进行消毒。每立方水用10克的漂***化水后,全池泼洒。

黄鳝喜生活在清净水中,pH为6~5,池底应有淤泥层,静水或微流水为佳。池中可种植水生植物,定期换水,夏季高温每2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3~1/2;微流水无需换水,流速控制在0.2m/秒以内,进水与池水温差不超过3℃。避免酸性土壤、肥水或腐败水质。

放养前注意鱼体消毒,水温差不宜过大。 投饵和管理:黄鳝以肉食为主,人工投饲可用蚯蚓、小鱼虾、螺蚌肉等,也可搭配植物饲料如米糠、豆饼等。腐败变质的饲料不可投喂。投喂饵料经1-2天适应后即可投饵,一般日投饵1次,在傍晚进行。亦可逐步提早投喂时间,驯化其白天摄食。

其次,在人工饲养过程中,由于投喂了大量饲料,黄鳝排出的粪便容易污染水质。因此,需要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具体来说,春季每7天至10天换一次水,夏季则每3天至5天换一次水。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水质恶化,保证黄鳝的健康生长。此外,网箱还需要定期进行消毒。

工厂化黄鳝人工养殖鳝种如何选购?

1、工厂化黄鳝人工养殖鳝种的选购方法如下:首选人工繁殖的鳝种:易于驯养:人工繁殖的鳝种已经适应了人工养殖环境,更容易进行驯化和管理。存活率高:由于经过了人工筛选和培育,这类鳝种的存活率相对较高。苗种纯正、病害较少:人工繁殖的鳝种在品种上较为纯正,且携带的病害较少,有利于养殖的顺利进行。

2、人工养殖黄鳝,首选人工繁殖的鳝种。这类鳝种易于驯养,存活率高,苗种纯正,病害较少,适应人工养殖环境,养殖成功率高。然而,人工繁殖的鳝种数量有限。目前,黄鳝养殖的苗种主要来自野生黄鳝。捕捞的野生鳝种常携带内部或外部伤痕,若选购不当,易导致驯养失败。

3、感官选择:凭感觉和经验,选择健康活跃的鳝种。流水选择:利用黄鳝顶水逆水的习性,通过观察其在旋流水中的表现来判断健康状态。钻草或钻洞选择:将鳝种放入有水草或有泥土的水池中,观察其钻草或钻泥的行为,积极钻入的为健康鳝种。

4、鳝种选择: 品种:优选人工培育驯饲过的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这些品种通常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生长性能。 规格:鳝种以每千克50 ~ 80条为宜,这样的规格既能保证养殖密度适中,又能确保黄鳝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放鳝种1~5千克,合理控制放养密度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5、感官选择:凭感觉和经验,捉起黄鳝时,它能抬头且挣扎有力。流水选择:利用黄鳝顶水逆水的习性,观察其顶水游走的能力。钻草或钻洞选择:将黄鳝放入有水草或有泥土的水池,观察其钻草或钻泥的积极性。药物浸泡选择:用3%~5%食盐水浸泡4~5分钟,活动正常的为健康鳝种。

6、黄鳝泥鳅高产套养技术选好鳝种和鳅种的方法如下:鳝种选择: 品种:最好选用人工培育驯饲过的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这些品种通常具有较好的生长性能和适应性。 规格:鳝种以每千克50 ~ 80条为宜,这样的规格既能保证鳝鱼的生长速度,又能避免养殖密度过大导致的竞争压力。

关于人工养殖黄鳝苗种和人工养殖黄鳝苗种植技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人工养殖黄鳝苗种植技术、人工养殖黄鳝苗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