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正文

专业泥鳅养殖技术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泥鳅养殖技术工作,以及专业泥鳅养殖技术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稻田泥鳅养殖技术

稻田应施用畜肥和堆肥作为基肥,减少化肥使用,避免施用有毒农药和除草剂。选择规格为3至6厘米的泥鳅苗种,放养密度为50至200克/平方米。体重大约0.4克的苗种每667平方米放养量为2万至5万尾。放养时间最好选择在早稻中耕时。对于种植双季稻田,早稻收割时泥鳅可以继续养殖。

施用基肥:水稻返青后,每公顷施用5000千克畜禽粪肥。灌水:将水灌至20厘米深度,为泥鳅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放养泥鳅:放养量:每公顷放养泥鳅10万尾。养殖管理:不投喂饲料:粗养阶段主要依靠稻田中的天然食物。

 专业泥鳅养殖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稻田养殖泥鳅的技术要点如下:稻田选择与准备:水源与水质:稻田应当建设在水源方便、水质较好的区域,以便于定期更新水体,保持水中营养。稻田面积:为了方便管理,稻田面积应控制在210亩为宜。池底淤泥:稻田池底应放置2075厘米的淤泥,为泥鳅提供休息场所。

场地:需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的稻田,需在稻田四周做好防护工作,防止泥鳅逃跑。喂养:根据泥鳅的投放密度,可以适量投喂一些饵料,促进泥鳅更好的生长。需保持稻田中水分充足,且给水稻施肥撒药的时候,需注意不能对泥鳅造成伤害。

泥鳅的养殖技术

1、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建池: 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 池子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 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待干后放进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种。 放种: 按每平方米放1—5斤的比例计算投放鳅苗。

 专业泥鳅养殖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肥爽,透明度在20 - 30厘米。可定期加注新水,每隔10 - 15天换1/3的池水。也可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维持水中有益微生物的平衡。 苗种放养: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泥鳅苗种。放养前用3% - 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 - 15分钟。

3、池塘养殖泥鳅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选择与准备 池塘位置:应靠近水源,便于换水和日常管理。 水深控制:水深保持在80~150cm,避免过深导致泥鳅体力消耗过大。 池塘规模:建议在2~10亩之间,设置过滤网及围网,防止天敌侵扰。

4、水质管理: 经常换水,先排后注。 每周用生石灰调节水质,保持池水黄绿色。 预防疾病: 定期泼洒酵母菌、EM菌等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并提高免疫力。 捕捞: 养殖3个月至5个月后,泥鳅长到10厘米长时捕捞上市。其他注意事项: 购买泥鳅苗时要严格把关质量。

5、保温与遮阳:冬季或早春覆盖稻草保温,夏季种植水生植物遮阳,秋季和晚春改善薄膜,晚上用稻草覆盖。注意事项: 技术掌握:大棚养殖需掌握调水和防病技术,及时充氧,定期检测水质。 放养密度:大棚养殖可适当减少放养密度,增加泥鳅出池规格,提高收益。 疾病防控:饲养密度较高时,注意泥鳅的疾病防控技术。

泥鳅养殖技术

预防疾病: 定期泼洒酵母菌、EM菌等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并提高免疫力。 捕捞: 养殖3个月至5个月后,泥鳅长到10厘米长时捕捞上市。其他注意事项: 购买泥鳅苗时要严格把关质量。 避免为了提高产量而过度增加养殖密度。 定期施肥培育天然饵料,降低成本。 选好上市时机,根据市场价格变化决定捕捞时间。

选择避风向阳、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的池塘进行养殖。水质应避免化学及农药污染,并在放苗前进行池塘清理消毒。选择优质泥鳅苗:挑选表面光滑、无病害、无损伤、活力强的泥鳅苗进行放养。放养的泥鳅苗规格应相近,以便于管理和掌控投喂量。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肥爽,透明度在20 - 30厘米。可定期加注新水,每隔10 - 15天换1/3的池水。也可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维持水中有益微生物的平衡。 苗种放养: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泥鳅苗种。放养前用3% - 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 - 15分钟。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建池: 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 池子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 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待干后放进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种。 放种: 按每平方米放1—5斤的比例计算投放鳅苗。

保温与遮阳:冬季或早春覆盖稻草保温,夏季种植水生植物遮阳,秋季和晚春改善薄膜,晚上用稻草覆盖。注意事项: 技术掌握:大棚养殖需掌握调水和防病技术,及时充氧,定期检测水质。 放养密度:大棚养殖可适当减少放养密度,增加泥鳅出池规格,提高收益。 疾病防控:饲养密度较高时,注意泥鳅的疾病防控技术。

池塘养殖泥鳅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选择与准备 池塘位置:应靠近水源,便于换水和日常管理。 水深控制:水深保持在80~150cm,避免过深导致泥鳅体力消耗过大。 池塘规模:建议在2~10亩之间,设置过滤网及围网,防止天敌侵扰。

关于泥鳅养殖技术工作,以及专业泥鳅养殖技术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