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正文

稻田成蟹养殖技术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稻田成蟹养殖技术,以及稻田蟹养殖方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稻田蟹怎么养殖

稻田蟹养殖方法:稻田的选择 养蟹的稻田要求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底质为黏土、保水性能较好的田块,面积以3-4亩为宜。稻田养蟹蟹沟的开挖可参照稻田养鱼,沟宽5-2m,沟深lm,呈”田“字形。

水体深度一定要保持1米以上,以防热水灼伤蟹体。换水一般选择在傍晚至次日上午10时进行,3-5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5厘米左右深。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在蟹蜕壳期间,要增加水体钙离子含量,一般每亩水面用生石灰5-l0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15-20天泼洒一次,以利稻田蟹健康生长。

稻田成蟹养殖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稻田蟹吃田中的杂草以及危害水稻的昆虫,养殖稻田蟹,需要先经过温室强化培育蟹苗,5月份以后再放置进稻田,缩短养殖周期,每天投喂1-2次,通常早上和傍晚投喂,为了防止稻田蟹跑路,还要在稻田周围围一圈聚乙烯网片,进出水口也要安装过滤网。

通常***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选择水质清澈、水源充足、排水方便且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水深不超过2米,东西向的池塘有利于阳光照射。在投放蟹苗前,需对池塘进行消毒,并种植经过消毒的水草,同时设立防逃设施,确保蟹苗的顺利入池。

养蟹稻田需要防逃设施。田埂要求高60厘米,宽40-50厘米,在田埂上覆双层塑料薄膜即可。也可在稻田四周围起光滑的石棉瓦或聚乙烯网片防逃。进出水口也要装防逃棚。在距田埂3米开挖环沟,养蟹苗、蟹种的环沟宽1米、深0.8米就可。养成蟹环沟宽2-3米、深1米。田中间也要开沟、开溜(蟹塘)。

稻田成蟹养殖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保持稻田水深6-10厘米,定期换水,6-7月每周换水1次,8-9月每周换水2-3次,9月后每5-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1/5。饲养期间,每隔10天在沟、溜中施用生石灰,保持水呈5-10毫克/升。稻田蟹与大闸蟹相比,生长环境、外观和口感各有特色。

稻田蟹的养殖技术

水体深度一定要保持1米以上,以防热水灼伤蟹体。换水一般选择在傍晚至次日上午10时进行,3-5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5厘米左右深。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在蟹蜕壳期间,要增加水体钙离子含量,一般每亩水面用生石灰5-l0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15-20天泼洒一次,以利稻田蟹健康生长。

进出水口也要装防逃棚。在距田埂3米开挖环沟,养蟹苗、蟹种的环沟宽1米、深0.8米就可。养成蟹环沟宽2-3米、深1米。田中间也要开沟、开溜(蟹塘)。沟宽50-60厘米、深50厘米,养成蟹可加宽到1米、深60厘米。 溜的面积8-10平方米、深1米。沟、溜约占稻田总面积的30%左右。

为了提升稻田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幼蟹存活率,扣蟹的培育至关重要。通常***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选择水质清澈、水源充足、排水方便且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水深不超过2米,东西向的池塘有利于阳光照射。

稻田蟹养殖方法:稻田的选择 养蟹的稻田要求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底质为黏土、保水性能较好的田块,面积以3-4亩为宜。稻田养蟹蟹沟的开挖可参照稻田养鱼,沟宽5-2m,沟深lm,呈”田“字形。

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大多***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

正常情况下稻田水深保持6-10厘米。为保持水质的清新,要经常换水,6-7月可每周换水1次;8-9月每周换水2-3次;9月以后可每5-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1/5。饲养期间每隔10天在沟、溜中施1次生石灰,使水呈5-10毫克/升。稻田蟹和大闸蟹在生长环境、外貌体型及口感上存在明显差异。

稻田蟹的养殖技术是什么?

要有足量的水草 夏季蟹池内应放养些水花生、浮萍之类的水生植物,或种植一些芦苇、茭白等挺水植物,为蟹提供阴凉的栖息环境。蟹池中设置或种植水草的面积一般占整个池塘面积的30%左右,过多应及时收割,过少要及时补充。同时,应及时捞除腐烂的水草,以免败坏水质,滋生病菌。

养蟹稻田需要防逃设施。田埂要求高60厘米,宽40-50厘米,在田埂上覆双层塑料薄膜即可。也可在稻田四周围起光滑的石棉瓦或聚乙烯网片防逃。进出水口也要装防逃棚。在距田埂3米开挖环沟,养蟹苗、蟹种的环沟宽1米、深0.8米就可。养成蟹环沟宽2-3米、深1米。田中间也要开沟、开溜(蟹塘)。

为了提升稻田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幼蟹存活率,扣蟹的培育至关重要。通常***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选择水质清澈、水源充足、排水方便且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水深不超过2米,东西向的池塘有利于阳光照射。

稻田蟹养殖方法:稻田的选择 养蟹的稻田要求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底质为黏土、保水性能较好的田块,面积以3-4亩为宜。稻田养蟹蟹沟的开挖可参照稻田养鱼,沟宽5-2m,沟深lm,呈”田“字形。

稻田养螃蟹的正确方法?

稻田河蟹的养殖方法如下:选稻田:选择水源无污染、排灌水方便、保水能力强、田埂不漏水的田块作为养蟹稻田。养殖田改造:挖环形蟹沟:在离田埂3米左右处挖宽2米4米、深1米5米的环形蟹沟,坡度45度。做畦沟:中部田块做畦沟,宽55厘米75厘米,深35厘米45厘米。

稻田选择:选择适合养殖螃蟹的稻田,通常选用水质清澈、有丰富水源和水草的稻田。塘堤建设:修筑稻田边缘的塘堤,确保稻田内外的水流分隔开来,以防止螃蟹逃逸。水位调节:根据螃蟹的喜好和需求,调节稻田的水位。通常在收割稻谷后,降低水位,留出足够的水深供螃蟹生活。

其次,防逃设施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螃蟹具有极强的逃跑能力,因此必须在稻田四周设置防逃设施。一般的做法是在稻田四周用钙塑板、水泥板、砖瓦等材料建一围墙,墙的高度在50厘米以上,并确保光滑,使螃蟹无法攀爬。同时,进排水口也要用铁丝网或密眼网封好,防止螃蟹从进排水口逃跑。

稻田蟹养殖方法:稻田的选择 养蟹的稻田要求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底质为黏土、保水性能较好的田块,面积以3-4亩为宜。稻田养蟹蟹沟的开挖可参照稻田养鱼,沟宽5-2m,沟深lm,呈”田“字形。

稻田蟹养殖方法有哪些?养蟹稻田准备 养蟹稻田需要防逃设施。田埂要求高60厘米,宽40-50厘米,在田埂上覆双层塑料薄膜即可。也可在稻田四周围起光滑的石棉瓦或聚乙烯网片防逃。进出水口也要装防逃棚。在距田埂3米开挖环沟,养蟹苗、蟹种的环沟宽1米、深0.8米就可。

关于稻田成蟹养殖技术,以及稻田蟹养殖方法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