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为大家讲解水库花白鲢养殖技术,以及水库花白鲢养殖技术要求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1、在25亩的水库中,适合放养25000尾花白鲢。放养密度的确定需要综合考量水深、饵料来源和肥料条件等因素,同时也要考虑捕捞次数。放养鱼苗时,应优先选择大规格的鱼苗,因为它们的生长速度明显优于小规格的鱼种,体长至少要达到15厘米,单尾平均重量需在50克以上。
2、密度问题:密度过小,浪费水库面积;密度过大;鱼的规格长不起来;如1000亩以下,花白鲢数量密度因保持在不超过100尾,1000亩及5000亩之间密度不要超过80尾左右,5000亩及以上密度不因超过70尾左右。
3、鲢、鳙鱼比例: 搭配放养的鲢、鳙鱼比例应为20%~30%。具体数量上,可以每亩搭配放养20%左右的鲢、鳙鱼,或者按照花白鲢27~33尾进行套养,规格为50~100g/尾。 其他鱼类比例: 草鱼:可以套养规模为10~15g/尾的草鱼鱼种7~10尾。
4、一亩在1000尾左右,如果主养的是鲤鱼,而且是热水鱼,进行投饵喂食的话,饲料成本在3600元左右,也就是一斤鱼至少卖到6元你才能赚钱,鱼塘还可以投放少许花鲢鱼花,一斤200尾这样,也就5元已经,放个40000尾,以现在市场价来看,到中秋的时候卖出的话可以净赚20000--30000元。
5、花鲢,200克/尾,60;50克/尾,60. 白鲢,200克/尾,300; 50克/尾,300.草鱼,125克/尾,100. 鲤鱼,15厘米/尾,150.鲫鱼,6厘米/尾,200.投放鱼苗前要做到消毒、放水、养水。
6、鲢鱼与鳙鱼:每亩池塘可搭配放养27至33尾的花白鲢鱼种(白鲢与花鲢按4:1的比例搭配),规格为50至100克/尾。草鱼:为了增加养殖品种的多样性,可套养规模为10至15克/尾的草鱼鱼种7至10尾。鲫鱼:每亩池塘可套养规模为25至50克/尾的鲫鱼鱼种13至20尾,或选择放养鲫鱼夏花40至67尾。
1、养花鲢的高产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大水面养殖模式 - **特点**: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水域,如 50 亩以上的池塘或水库等。在这种模式下,通常会主养大规格的鱼类,比如草鱼,同时搭配养殖大规格的花白鲢鱼种。
2、饲料 饲料蛋白含量在30%以上、脂肪在4%以上。饲料蛋白原料是动物性蛋白原料和植物性蛋白原料,动物性蛋白原料来源是鱼粉, 植物性蛋白原料来源是花生饼,饲料原料用超微粉碎, 可以提高花鲢的消化吸收效率和生长速度。
3、高产草鱼套花白鲢模式,让你养殖事半功倍 放养模式固然重要,但不同地区的水质条件和养殖水平差异非常大,有些区域花白鲢400斤/亩算高产,有些区域轻轻松松达800斤/亩以上,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养殖水平,先原有的模式上不断优化,不断提高花鲢产量,提升自己养殖效益。
4、肥水饲养,大头鱼和鲢鱼比例1:3,一定要养两种,不管三七二十一。
1、需要施肥的类别:肥分为:有机肥与无机肥二种,根据主养模式而定。如:主养花鲢,全年因为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如主养白鲢,低温(10~20度)因有机肥为主,20度及以上,因以无机肥为主,有机肥为辅。主要是根据花白鲢的摄食习性相关。
针对夏花养殖,每亩水体可放养约15万条鲢鱼。这种单一品种的养殖方式较为常见,不建议混养。 在鲢鱼达到一定规格(如英寸大小)后,可将其转至大型鱼类养殖阶段,此时的放养密度通常为每条鱼5000-10000。在这个阶段,可以考虑混合放养。 在混合放养中,鲢鱼应占总放养量的约60%。
养殖白鲢鱼一亩可放养15万尾左右苗,使用花白鲢速长进行肥水效果较好。养殖白鲢鱼放养密度 放养数量:每亩水面可放养白鲢鱼苗15万尾左右。 养殖方式:以单养为主,不建议混合放养。养殖一个月左右应进行分池。
养鲢有夏花,每亩水可养殖约15万条鲢鱼。单一育种是主要方法,不提倡混养。一般来说,水产养殖应分为池塘(降低密度)约一个月。达到英寸大小后,鲢鱼可以进入大型鱼类养殖阶段。这一阶段的放养密度通常为每条鱼5000-10000。在这个阶段可以提倡混合育种。混合放养时,主要鱼类应占总放养量的60%左右。
从科学的角度上说,一亩水面可以养殖15万尾左右的白鲢鱼。其实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有人做了实验,在一亩田里放了15万尾左右的白鲢鱼。它们的生活条件达到了最佳的状态,并且它们的产量也非常高,鱼的品质也十分的优秀。
因此花鲢高密度养殖水体必须水肥且水体中腐殖质充足。 肥料使用 原理:通过向水库、湖泊等大水面投放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及生物复合肥料等,增加水体中的氮、磷等主要营养元素和 其它 元素的含量,提高水体的初级生产力,提高鳙鱼的产量。 渔业上最早使用的肥料是原始有机肥,如粪肥、堆肥,后来使用无机肥——化肥。
水质调节管理:水是鱼赖以生存的环境。水质好坏对鱼的生长至关重要。由于鳙鱼专用饲料为粉状饲料,相对于颗粒饲料来说,饲料利用率较低,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因此必须加强水质管理,根据池塘环境变化,及时***取措施,改善水质条件。
窝饵:一般***用鲢鳙产品饵、混和油糠、麸皮或菜籽粉进行散饵打窝。对于臭鸡蛋气味、白米醋并没有有意加上。窝饵状态要保证进水即散,以手抛窝方式冲着鱼漂打窝。钓饵:一般关键***用鲢鳙产品饵作基本饵料,用其他饵料调整钓饵做雾化速度。
水质管理:正确使用增氧机,6-10月晴天无风天气,每天下午1-3时开机增氧2小时,凌晨适时增氧。适时向池塘加注新水,调控水质。 病害防治:***用“前粗后精、精青结合”的方式投喂,控制草鱼肝胆综合症发生。常见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鳙鱼形态特征独特,其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对养殖至关重要。人工繁殖 亲鱼培育阶段需精心挑选和培养,孵化方法需掌握正确方法。鱼苗培育 选择合适的鱼苗池,放养、饲养与日常管理需细致入微,拉网锻炼强化鱼苗体质。鱼种培育 鱼种池选择和鱼种饲养同样重要,日常管理不可忽视。
1、养殖白鲢鱼一亩可放养15万尾左右苗,使用花白鲢速长进行肥水效果较好。养殖白鲢鱼放养密度 放养数量:每亩水面可放养白鲢鱼苗15万尾左右。 养殖方式:以单养为主,不建议混合放养。养殖一个月左右应进行分池。
2、养殖白鲢鱼每亩水面可放养15万尾左右。一般是以单养为主,不提倡混合放养,养殖一个月左右应进行分池。白鲢鱼在良好的摄食条件下,每年可长2斤左右。白鲢属于中上层鱼类,一般春季、夏季和秋季三个季节,它们会游在中上层水域觅食,冬季潜到深水越冬,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
3、并且如何进行肥水呢?下面小编来和大家说一说。从科学的角度上说,一亩水面可以养殖15万尾左右的白鲢鱼。其实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有人做了实验,在一亩田里放了15万尾左右的白鲢鱼。它们的生活条件达到了最佳的状态,并且它们的产量也非常高,鱼的品质也十分的优秀。
4、施肥的量需要控制,每亩池塘大约施用5千克氮肥,以尿素(含氮量40%)为例,每亩大约需要施用12千克尿素。 施肥时间选择在晴天早晨,确保化肥充分溶解后均匀喷洒,有利于浮游动物的繁育。 自然肥源丰富的池塘,由于提供了丰富的鱼饵,花白鲢生长状况良好,产量高。
关于水库花白鲢养殖技术,以及水库花白鲢养殖技术要求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松鸡可以人工养殖吗吗
下一篇
无锡室内养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