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正文

稻蛙养殖可行报告

文章阐述了关于蛙稻养殖技术,以及稻蛙养殖可行报告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简述信息一览:

稻田养殖商品牛蛙的方法与步骤,牛蛙养殖技术

.稻田选择。养蛙稻田要求天旱不缺水,雨涝不淹没。宜选择水源充足,排注水方便,保水性好,田埂宽而结实的稻田。面积以666~l300平方米为好。2.稻田清整。插秧前,稻田要1次施足基肥。混养蛙种前,加高加固田埂,并在稻田挖十字形或田字形保护沟,沟宽60公分、深50公分以上。

野外进行粗养:是可以分为全天然放养和半粗放饲养两种类型的,常见的养殖方式则是有水库养殖,沼泽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稻田养殖。这是可以比较充分利用到天然饵料以及其他的一些自然条件,从而去圈定一定的养殖范围,投放牛蛙的种苗,适当的来增喂一些饵料,定期的进行***收和捕捉。

 稻蛙养殖可行报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商品蛙的半精养技术:室外的鱼池、洼池、稻田、藕塘等面积较大,蛙较分散,多以天然饵料为主,颗粒饲料为辅。池中设几个浮于水面的饵料台,按精养方式投饵。同时用黑光灯诱虫,为没有在饵料台摄食的牛蛙补充。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每平方米10?30只左右,视饵料条件决定。

饲料主要以浮水性配合饲料为主,在投喂的前半个小时可用清洁的水将配合饲料泡湿,使饵料稍微软化膨胀,既能避免饵料吸收池中的污水,导致牛蛙在摄食饲料后发生肠胃疾病,也能促进牛蛙对营养的吸收。

虎纹蛙成蛙稻田饲养蛙种如何进行放养?

1、放养虎纹蛙成蛙到稻田,首先需要在气温升至18°C以上或者插秧10天后进行,每亩放养体重在30~50克之间的幼蛙约2000只。放养时,幼蛙个体大小需尽可能一致,避免大蛙捕食小蛙,保证幼蛙成长环境的公平性。对于稻田条件良好的区域,可考虑放养一定数量的成蛙,无需每年重复放养幼蛙,节省成本。

 稻蛙养殖可行报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养殖虎纹蛙需选建适宜的场地。首先,场地应选在安静、便于管理的地方,最好靠近水源,面积以20平方米为佳。其次,需建造越冬池,保水性要好,池底应放一些稻草、瓦砾等供隐蔽。产卵池与孵化池应保持清洁,池深在5米左右,水位可调节,池内要保持安静,以避免影响亲蛙产卵。

3、水泥池在准备放养前2到3天,应使用清水彻底洗刷干净。接着,放置在阳光下曝晒1到2天,以促进池水自然净化。曝晒后,注入经过过滤的清水。对于土池,放养前7到10天,需使用富含氯元素和鱼虫精2号的消毒剂,全池均匀泼洒进行消毒。在消毒3到5天后,注入过滤清水,确保水质纯净。

青蛙的稻田养殖技术

1、选择地域宽阔,通讯、交通方便,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稻田,四周用1.8米高的密网把稻田围起,在进、出水口设置铁丝网,以防青蛙外逃。加固加高田埂。在稻田中央挖出1个占稻田面积1/5的小池塘并用网片围起,池塘面积80平方米-120平方米。如果稻田太大,中间可设若干个小池塘,水深为40厘米。

2、.加高加固田埂。开挖蛙沟的土用于蛙田四周筑田埂,加高至0.4-0.5m、面宽0.3--0.5m。5.防逃设施。在蛙田四周打木桩,用水泥瓦或聚乙烯网片围拦,高0.8-1m,埋入土中10cm。6.对角开挖进出水缺口。每块畦田分别开挖进出水口各1-2个,同时用铁丝网或聚乙烯网片钉成拦蛙栅。7.遮荫棚。

3、青蛙养殖技术 场地:养殖青蛙的池塘可以用稻田改建,但是需在稻田四周安装防护网,并在养之前将池塘消毒。蝌蚪:选择健康、有活力的蝌蚪苗,将其放在温室中养殖一段时间。养殖:待蝌蚪适应环境后,再将其放在池塘中养殖,需定期投喂。

4、场所选择 养殖青蛙时,需要其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最好可以选择水源充足、没有污染且地势开阔的稻田作为养殖场所。在养殖前还需要在稻田中挖出供青蛙生长的水沟,同时需要加高田埂,并在进出水口设置铁丝网。蝌蚪放养 在养殖场所设置完成后,就可以将蝌蚪放入其中养殖。

5、青蛙养殖池***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污的1/3。土堆上种植青草或农作物。

水稻青蛙综合养殖技术

1、自然繁殖是通过搭建保温棚保温和适时抽入井水升温的办法,4月中下旬青蛙就可达到性成熟,产卵比窒外产卵提早1个月,4月中下旬保温棚内水温稳定23℃左右时可将成熟的雌雄青蛙按1∶1的比例放入产卵池中,放养密度为0.5只/平方米。

2、日常管理。稻田养殖青蛙,夏季在埂堤上种黄豆,豆株可遮荫,利于青蛙避凉;夏季稻田要适当加注些新水,并保持水位在40厘米左右;每天要清洗食台,并定期消毒、晾晒;每日巡田,观察蛙的生长状况。在养青蛙之前,公司免费进行养殖青蛙技术培训和育种青蛙的相关技术知识。养殖青蛙较重要的是防止青蛙逃跑。

3、青蛙养殖技术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生活习性、养殖池的建造、饲养管理及繁殖技术。青蛙栖息于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特别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活动。在气温降至10℃以下时,青蛙会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春季开始活动。

蛙稻套养的模式,选择什么水稻品种好?

1、蛙稻套养跟稻田养鱼,稻田养虾,水稻田养甲鱼,稻田养泥鳅鳝鱼一样,都归属于是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下探索创新出去的新式水稻田养殖方式。

2、日常管理。稻田养殖青蛙,夏季在埂堤上种黄豆,豆株可遮荫,利于青蛙避凉;夏季稻田要适当加注些新水,并保持水位在40厘米左右;每天要清洗食台,并定期消毒、晾晒;每日巡田,观察蛙的生长状况。在养青蛙之前,公司免费进行养殖青蛙技术培训和育种青蛙的相关技术知识。养殖青蛙较重要的是防止青蛙逃跑。

3、稻萍蛙立体农业模式中的萍一般指的是红萍。萍:红萍可以固氮、富钾,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提高溶氧量,并为家禽提供饲料。蛙:蛙类以田间害虫为食,减少了害虫对于水稻的危害,降低了虫害防治成本,同时蛙类排出的粪便可以起到增肥的作用。

4、稻蛙共作模式下,特定细菌种类如放线菌和硫杆菌的相对丰度较高,表明这种模式可能有利于特定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促进水稻生长。在不同生育期,稻蛙共作田中的放线菌相对丰度高于水稻单作田,而在全穗期和成熟期则显著不同,这可能与蛙类活动有关。

5、稻田不仅可以养蛙,而且可以一举两得,既能使稻子增产,叉可获得蛙的高产,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不仅稻田,还可利用水芋、茭白、荸荠、莲藕等作物田进行蛙的养殖。这些作物田水位浅,水温高,含氧量充足,营养丰富,pH值适宜,又有作物遮荫,自然饵料丰富,很适于养蛙。

关于蛙稻养殖技术,以及稻蛙养殖可行报告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