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Antheraea pernyi;tussah)古称野蚕、槲蚕,属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一种吐丝昆虫,因喜食柞树叶得名。茧可缫丝,主要用于织造柞丝绸。中国是最早利用柞蚕和放养柞蚕的国家。现中国柞蚕生产分布于10多个省区,以辽宁、河南、山东等省为主。
柞蚕属完全变态昆虫,逐一置于产卵袋内或产卵纸上产卵。一个世代经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发育阶段,仅幼虫期取食,16小时后拆对,以蛹越冬(图1)。①卵。色灰白,因外被胶状物质而呈褐色。扁椭圆形,长2~2毫米,宽8~6毫米,雌雄分放,钝端有受精孔。
茧层 重和茧层率高,则出丝多,经济价值高,收购柞蚕茧时常以此作为评茧的主要依据。用柞蚕结茧时吐出的丝缕加工成的纤维称柞蚕丝,是织造柞丝绸的原料,在工业和国防上也有重要用途。柞蚕茧丝由两根平行的扁平单丝并成,其主要成分为丝素和丝胶。
1、通常情况下,价格较低的几十元桑蚕丝与价格较高的几百元桑蚕丝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价格较低的几十元桑蚕丝往往指的是较为经济的柞蚕丝,而价格较高的几百元桑蚕丝则通常是质量更好的桑蚕丝。
2、一般来说,价格较低的几十元桑蚕丝与价格较高的几百元桑蚕丝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为两者主要的区别: 养殖方式:便宜的几十元桑蚕丝往往来自于柞蚕,这些柞蚕一般是野生的,放养在柞林中,以柞叶为食。与之相对,较贵的几百元桑蚕丝则多来自人工养殖的家蚕,这些家蚕以桑叶为食。
3、一般来说,几十元和几百元桑蚕丝的区别显著。价格较低的往往是用柞蚕丝制成的,而价格较高的则是质量更好的桑蚕丝。这两种蚕丝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方式:桑蚕丝通常来自人工养殖的家蚕,而柞蚕丝则来自野外放养的柞蚕。
1、丹东,被誉为“柞蚕之乡”,拥有超过200年的柞蚕养殖历史,是全球最大的柞蚕生产基地。柞蚕养殖是丹东的传统产业,年产量曾一度高达23,000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及全省的70%,产量之高位居全国之首。
2、丹东市优良的柞树资源构成了理想的天然养蚕环境。全市有面积320万亩柞蚕场,其中人工蚕场面积35万亩,占全市有林面积的24%。适于养蚕的柞树主要树种有蒙古柞、麻栎、辽东栎、锐齿栎、榆栎、柱皮栎等9种。目前,柞蚕生产已成为丹东地区农村经济中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柞蚕业收入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
3、丹东地区盛产柞蚕茧蛹,这种在东北被称为茧蛹子的柞蚕,学名为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古时候称作乱禅春蚕、槲蚕,或者山蚕。 柞蚕是一种吐丝昆虫,以柞树叶为食,因此得名。柞蚕茧可以用来缫丝,主要用于制作柞丝绸。 柞蚕蛹不仅是食材,还可用作药材。
4、丹东板栗:历经二三千年栽培历史,明末清初在辽宁省开始广泛种植。果实营养丰富,食用方式多样,包括生食、糖炒、烘食,还能制成罐头、磨粉制糕,以及用于烹饪。丹东甜辣黄瓜:五十年代初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所创。选用优质黄瓜,经过多道工序精心制作,成品甜辣鲜香、脆嫩适口,深受消费者喜爱。
柞蚕的食性需求:柞蚕的食量远大于桑蚕,传统的桑蚕饲养方式无法满足其需求。因此,选择山上养殖的方式不仅方便,也能确保柞蚕的食物供应充足。 柞蚕的保种期:柞蚕的种茧从秋季保护至次年夏季,长达约九个月。
食性体量大:东北柞蚕比普通桑蚕的食量大很多,普通的桑蚕饲养方式无法满足,***取山上养殖的方式能够更加便捷,也能够保证柞蚕的食物需要量。
柞蚕个体比桑蚕大得多,食量也大,放在家里养,不光没有那么大的场地,也供不起柞蚕叶子吃,所以都是放到山上养的。柞蚕不同于桑蚕,其有向上性和向光性的特点,把柞蚕放到盒子里,其不会呆在里面吃叶子,一定会爬出来,向高处和有光处爬。
中国古代蚕业中,对柞栎等树上自然发生的柞蚕利用至少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山民们通过简单粗放的方式,对野生柞蚕进行管理和保护,虽然这些措施并非人工饲养,但对增加柞蚕茧的***收量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由于收益不高,从事此项工作的人不多。明朝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柞蚕的利用开始受到重视。
关于柞蚕人工养殖方法,以及柞蚕饲养实用技术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包含人工养殖文蛤的词条
下一篇
银川养殖大棚管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