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肉鸡的养殖技术流程,以及肉鸡养殖技术 肉鸡饲养技术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 1日龄:雏鸡到达鸡场并稍作休息后开始饮水(水温25℃),在饮水中加入禽立清(每1000只雏鸡1/4瓶/天)、维多利和5%葡萄糖。保持舍内温度33℃~35℃,相对湿度65%~70%,40~60瓦灯泡24小时光照。- 2~4日龄:开始开食(确保98%以上的雏鸡充分饮水并有觅食行为)。
第9日龄:常规管理:将食盘全部换成料桶,料桶:40只鸡担供一个,根据鸡龄增长逐渐调节料桶与饮水器高度,达到与鸡背相平。第10-11日龄:常规管理,观察鸡群:注意通风,夜间细听鸡群有无呼吸异常声音。用水勿忧(每吨水加200ml)饮水至出栏,注意饮水免疫前后一天停用。
~12天第一次预防球虫,同时预防坏死性肠炎。建议用迪灭球+菌消清,或绿必达。如果***用地上平养,一般隔5~7天需要预防一次球虫,最好选2~3种抗球虫药物交替使用。另外还可以用卫康等消毒药进行带鸡消毒,对球虫卵囊也有很好的杀灭作用。12~14天预防法氏囊病。
肉鸡饲养方法:饲养关键装置、工艺 1建造叠层栖架式肉鸡舍 目前平养肉鸡舍大多***用垫料平养和网上平养两种方式,如果养殖密度过大,会使鸡只死亡率增加、均匀度不高。
养殖环境:养殖白羽肉鸡时,初期温度要保持在34度,后期每隔一周降低2度,直到降至21度。光照控制:肉鸡处于8-21日龄时,每天提供16小时的光照。饲喂管理:养殖白羽肉鸡时,使用玉米、豆粕、石粉、油配制饲料。
白羽肉鸡养殖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品种选择、饲养环境控制、营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有效的养殖技术能显著提高白羽肉鸡的生长效率、肉质及养殖效益。 品种选择:白羽肉鸡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和抗病力强等特点,是市面上广泛养殖的品种之一。选择合适的品种是养殖成功的第一步。
白羽肉鸡的养殖需要精细的环境和管理措施。首先,对于养殖环境,关键在于温度调控。在育雏期,温度应保持在34度,7日后逐渐降至32度,同时保持适宜的湿度,初期为60%,随着肉鸡生长逐渐调整至45%。光照对肉鸡的生长发育也很重要。在8-21日龄期间,每天需提供16小时光照,有助于羽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通风管理。在饲养白羽肉鸡的时候,通风工作是非常重要。通风主要为了能够为白羽肉鸡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鸡舍内的空气质量,排除舍内的灰尘及氨气等有害气体。减少舍内病菌、病原体的含量,从而降低白羽肉鸡的发病率。而且合理通风还能过降低舍内的湿度,将鸡舍保持在一个干燥的环境。
白羽肉鸡笼养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步:笼舍准备:清洗笼具和鸡舍:使用干净的清水全面清洗笼具和鸡舍,不留死角。消毒工作:***用喷雾或熏蒸的方式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消毒剂可使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并控制好消毒剂的使用量,进行轮换使用。养殖前准备:饲养用具:准备好饲槽、水草以及各种消毒用具等。
笼舍准备。在笼养之前,我们首先要准备好白羽肉鸡的养殖笼舍。笼具和鸡舍首先要用干净的清水清洗一次,保证全面不留死角。因为白羽肉鸡笼养的密度是比较大的,因此消毒工作自然也是不可缺少的。消毒要以喷雾或者是熏蒸为主,这样才能够保证全面彻底消毒。
饲料投喂:最好是投喂混合饲料,如果投喂同一种饲料,会造成营养不良,可以将玉米、南瓜、红薯、稻谷、木薯等结合起来一起喂养,比如玉米、稻谷可以磨成粉,南瓜和红薯可以煮熟。疾病防治:鸡的常见疾病有大肠杆菌病、滴虫病等,要做好防疫工作,以免影响养殖效益。
肉鸡饲养技术要求 温度控制 鸡苗的温度需求因季节而异。春季建议鸡苗温度为33-35度,秋季为31-32度。随后每两天降低一度,降至21-24度为宜。确保通风 良好的通风能提供新鲜氧气,维持正常新陈代谢,排出有害气体,起到消毒作用,并降低湿度。
饲养肉鸡的首要步骤是合理选择饲料。为了确保营养均衡,避免单一饲料导致的营养不良,建议使用混合饲料。在选择饲料时,可搭配玉米、南瓜、红薯、大米、木薯等,这些食材可以磨成粉或煮熟后一同喂养肉鸡。玉米和大米粉可以提供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南瓜和红薯则富含维生素和纤维,是肉鸡健康成长的优质食材。
首先,每天定时清理鸡粪,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其次,定期对鸡舍进行全面消毒,杀灭病原体;此外,不饲喂变质的饲料与饮用水,确保鸡群饮食安全;最后,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疾病传播。建造鸡舍时,选址需考虑交通便利、背风、光照充足、排灌正常及不积水等因素。
饲养要点:白羽肉鸡生长迅速,对营养的需求较高。饲养时应确保饲料营养全面且比例恰当,以支持其健康成长。饲料选择应依据肉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在肉鸡前期,蛋白质需求较高,应适量增加以确保肉质发展;而在后期,肉鸡需要更多能量来增强免疫力,饲养者需注意这一变化。
肉鸡养殖全过程注重细节管理,以确保鸡只健康和生产力。以下是关键步骤的概述: 初期放养:雏鸡1月龄起开始放养,需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以降低应激。饮水器要常换水,保持充足供应。 日常管理:坚持定时定量喂养,专人负责,密切关注鸡群状态,及时发现病弱鸡并隔离治疗。
一般雏鸡在1月龄左右开始放养,应注意:(1)初放养头几天,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等,以防应激。(2)棚舍附近需放置若干饮水器补充饮水,应勤换水。(3)坚持放养定人,喂料定时、定点的日常管理。(4)勤观察,注意鸡粪是否正常,及时发现病弱鸡,并隔离观察和治疗。
地面平养:就是在地面上铺一层垫料,大约5~10厘米,然后在上面养肉鸡。垫料材料最好是刨花,在农村可用稻壳、麦秸或树叶杂草等,好的垫料应是吸水又透气。地面平养肉鸡必须铺垫料,绝不可像蛋鸡一样直接养在地面上。
发酵床养鸡,一般控制养殖密度与传统养鸡略小一些,建议:1-7日龄30只,8-14日龄25只,5-21日龄20只。22-28日龄16只,29-35日龄14只,36-42日龄10只,43-49日龄9只。另外,冬季可适当提高肉鸡饲养密度,利于棚内温度的提高。 育雏箱(0×0×0.21)米中可饲养150只,中雏时为50~70只。
▲ 在饮水给药或使用疫苗时,要合理掌握控水的时间,掌握好兑水量,设置足够的水槽,以保证群体 饮水的整齐度;▲ 注意每次疫苗接种前后鸡群的护理;▲ 肉鸡饲养过程中,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以新城疫为纲,细菌性疾病的预防以大肠杆菌为纲,始终注重各个脏器的护理,尤其是肝脏、肾脏。
肉鸡饲养工艺流程 1~4天 保健重点是预防鸡白痢、脐炎、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疾病,并防止病原体在雏鸡群内传播。推荐使用禽立清、呼肠舒(菌消清)、维多利和5%葡萄糖。
饮水与药物预防:雏鸡入舍半小时后开始第一次饮水,极个别不会饮水的鸡,要助饮,将雏鸡嘴按到水中强迫饮水2-3次。饮水3小时后再开喂肉小鸡颗粒料,少给勤添,每天6-8次。观察温度、湿度、光照及鸡群分布情况:舍温1-2日龄34℃-35℃。每天至少查8次温度,尤其是温差变化。
日龄(出壳24小时后)开食(98%以上雏鸡充分喝上水,并有觅食行为即可开食)。第一周可用开食盘,最好用湿拌料,以便于雏鸡卵黄的尽快吸收。料中加呼肠舒(菌消清)可有效预防雏鸡呼吸道病、支原体、大肠杆菌病,水中加禽立清+维多利。3日龄同2日龄,在保温的前提下,可适当进行通风换气。
用发酵床饲养肉鸡,一次性制作床体正常情况下能使用2-3年,平时只要适当维护一下表层即可,不用在肉鸡出栏后或饲养过程中清理粪便,从而能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发酵床饲养肉鸡可以提高料肉比,确保鸡肉产品安全。
可以按1:30的比例将蜂蜜与冷开水混合让鸡饮用,大概连饮半个月就可达到快速催肥的效果。拔羽避光净养法:可以先将肉鸡尾巴上最大的有管羽毛轻轻拔掉,然后再拔左右两翅外侧的长管羽毛。
肉鸡养殖技术 鸡舍:养殖肉鸡需要在地势平坦、干燥的地方建造鸡舍。温度:环境温度需要控制在21~25℃之间,冬季需要做好保暖措施。喂食:定期喂食,根据肉鸡的不同生长阶段,投喂不同的饲料。卫生:定期清理、消毒鸡舍,保持环境整洁,减少病虫害的产生。
养殖肉鸡可***用高密度笼养,在饲养中鸡舍空气 要保持清新,及时换气,其次要注意降温和保暖,使鸡舍温度和湿度在舒适范围之内,在饲喂时饲料搭配要合理,保持营养全面,同时做好防病措施。
天笼养肉鸡养殖技术 笼养肉鸡的鸡舍必须是无窗的全密闭全封闭环境,而且要用排风扇将舍内的空气排出,让新鲜空气由进气口进入舍内。当鸡舍内气温升高时,必须要给鸡舍安装湿帘降温,但气温降低时,可***用人工加温或利用鸡自身的热量,保持舍内的温度在舒适范围之内。
关于育雏,小编建议养殖户可以***取高温育雏的方法,因为高温有利于鸡苗卵黄的吸收,从而提高母原抗体,后期鸡群不容易出现生病情况,鸡群只有5%的鸡张口喘,其他的鸡群散开养,很少出现扎堆的现象。5 油苗 如果是冬季养殖肉鸡,则必须要做新流油苗,每一只肉鸡注射0.4-0.5mL。
笼养肉鸡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养殖肉鸡的方式,在笼养肉鸡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哪些的技术要点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笼养肉鸡饲养管理要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笼养肉鸡饲养管理要点 上鸡前的准备 检查水线:确保管道不漏水、渗水,每个***都完好,保证供水。
关于肉鸡的养殖技术流程,以及肉鸡养殖技术 肉鸡饲养技术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基围虾怎么养殖?基围虾养殖技术
下一篇
人工养殖鸳鸯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