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正文

中华鹧鸪养殖技术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中华鹧鸪养殖技术,以及养中华鹧鸪规法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鹧鸪的养殖技术

1、鹧鸪的繁殖技术相对复杂,野生状态下繁殖率低,每年仅繁殖两次,每次产蛋量约为五枚。新生鹧鸪苗仅需四小时便能跟随母鸟觅食,显示出其早期独立性。然而,人工繁殖鹧鸪尚未取得大规模的成功,目前主要限于广东、广西等地的零星养殖,主要用于媒介和观赏用途。

2、光照:合理的光照可促使鹧鸪早开产,并能提高产蛋量,但光照的强度不以忽高忽低,否则会使鹧鸪烦燥不安,导致产蛋量下降。由于鹧鸪对光照敏感度非常高,因此可用光照的长短控制鹧鸪的产蛋期与休产期,笼养鹧鸪产蛋期光照一般要达到14小时。

中华鹧鸪养殖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鹧鸪的养殖技术 鹧鸪的养殖方法:光照控制 母鸪180天左右性成熟,公鸪早一个月。母鸪开产前3周增加光照,公鸪比母鸪早2周增光。增光可用电灯,平均每平方米3瓦,灯距地面2米。保证每天共有14小时的光照,增光要求照明均匀,光线稳定。

小鹧鸪怎么养,刚出壳的小鹧鸪,应该怎样饲养,有的人说跟小鸡一样饲养,有...

1、育雏期饲养 从鹧鸪出壳到9周内,是鸪养殖最为重要的时期。这时要做保温和开食。在鹧鸪刚出壳的一周内,需保温育雏室的温度在35-37度,以后每周降低1度,直至它的羽毛生长完毕,能适应外界的温度。

2、出壳等毛差不多干了,拿出来用纸箱下面垫棉布,挂25W 灯泡保温,十二小时左右喂水,装水放进去,按着它喝一次水,以后它会自己去喝,二十四小时左右开食,喂小鸡料用水拌潮一下,放进去由它自己***食,不要喂虫子那些,消化系统未完善。

中华鹧鸪养殖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每天喂料3~4次,饮水不可中断,注意环境卫生,加强观察护理。 对于肉用仔鸪,从一开始到上市固定光照20个小时,至16周龄时可达到成年体重的92%,公仔鸪达到0.6公斤,母仔鸪平均0.5公斤,即可上市。饲料转化率约为04:1。 饲养猎用鹧鸪,应在16~20周龄时上市,在经济上效益较高。

4、温度 保姆室的温度不能低于36℃。箱里的雏苗不打堆,自由活动空间多,自行觅食饮水,追赶嬉戏,这说明温度适宜,反之则温度过低。在离箱底15厘米处要悬两只各60瓦的灯泡。一可取暖,二可增加光照时间。

5、饲养场地:鹧鸪有平养和笼养两种模式,平养需搭建天网,一般网高50-60cm左右,每平米可饲养约15-20只鹧鸪;而笼养则***用重叠式笼进行饲养,选择长1米、高30cm、深60cm的笼子,每笼可饲养10只左右鹧鸪。育雏期饲养:保持育雏室的温度在35-37度,以后每周降低1度,直至羽毛生长完毕。

6、鹧鸪出壳后l2一24小时供水,预先准备好煮沸后冷却的饮水,饮水温度应与室温接近。鹧鸪如超过36小时喂水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死亡。若鹧鸪不会饮水时,可人工诱导,即捉l只健雏将喙浸人水槽中,使其他雏鸪效仿,也可在水槽中加人一些色彩鲜艳的石子,以诱导雏鸪啄食、饮水。

专家你好,我现在想咨询一下关于鹧鸪养殖的问题,受地理环境方面的影响...

1、鹧鸪的疾病防治:鹧鸪舍要定期进行消毒,发现异常及时检查,适时进行新城疫免疫,防治慢性呼吸道病、黑头病、球虫病、白痢病等。肯定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北方主要在内蒙古和山东有养殖的,其他都是南方养殖。不过我以为北方肯定能养殖。但由于温度低,维持体温消耗大,体重增加慢,效益不明显。

2、大家如果想要养殖鹧鸪、斑鸠和红腹锦鸡,只需到当地林业管理部门进行登记。这一过程相对简单,通常只需要申请一张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鸟类现在已被归类为特禽,不再被视为严格意义上的野生动物。对于鹧鸪、斑鸠和红腹锦鸡的养殖,国家政策已经有所调整。

3、只需要到当地林业管理部门登记就可以了,顶多办一张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鹧鸪/斑鸠/红腹锦鸡现在已经属于特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野生动物了。

4、我个人认为养鸽子好 因为鸽子繁殖快 抗病能力强 不爱生病 好管理 投资少 收益高 技术好掌握 投资风险小 鸽子主要以:玉米 小麦 高粱 粮食类和豆类为食物 市场前景分析肉鸽饲养业是近年兴起的特种养殖业之一。

关于中华鹧鸪养殖技术和养中华鹧鸪规法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养中华鹧鸪规法吗、中华鹧鸪养殖技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