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为大家讲解虎纹蛙的养殖技术,以及虎纹蛙简介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放养虎纹蛙成蛙到稻田,首先需要在气温升至18°C以上或者插秧10天后进行,每亩放养体重在30~50克之间的幼蛙约2000只。放养时,幼蛙个体大小需尽可能一致,避免大蛙捕食小蛙,保证幼蛙成长环境的公平性。对于稻田条件良好的区域,可考虑放养一定数量的成蛙,无需每年重复放养幼蛙,节省成本。
养殖虎纹蛙需选建适宜的场地。首先,场地应选在安静、便于管理的地方,最好靠近水源,面积以20平方米为佳。其次,需建造越冬池,保水性要好,池底应放一些稻草、瓦砾等供隐蔽。产卵池与孵化池应保持清洁,池深在5米左右,水位可调节,池内要保持安静,以避免影响亲蛙产卵。
水泥池在准备放养前2到3天,应使用清水彻底洗刷干净。接着,放置在阳光下曝晒1到2天,以促进池水自然净化。曝晒后,注入经过过滤的清水。对于土池,放养前7到10天,需使用富含氯元素和鱼虫精2号的消毒剂,全池均匀泼洒进行消毒。在消毒3到5天后,注入过滤清水,确保水质纯净。
外形不同:虎纹蛙体长在12cm以上,重达250-500g,皮肤表面粗糙,青蛙体长在70-80mm,皮肤表面光滑。繁殖时间不同:虎纹蛙一般在5-8月繁殖,青蛙在4-7月繁殖。分布地区不同:虎纹蛙多分布在我国台湾、福建、海南、上海等地,青蛙多分布在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等地。
种属不同:虎纹蛙是叉舌蛙科动物,青蛙是蛙科两栖动物。外形不同:虎纹蛙背部粗糙,颜色为黄绿色,青蛙背部光滑,颜色为青色。分布地区:虎纹蛙多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青蛙分布更为广泛。主要品种:青蛙比虎纹蛙品种多。
生活习性不同 虎纹蛙 虎纹蛙常生活于海拔900米以下稻田、沟渠、池塘、水库、沼泽地等有水的地方,其栖息地随觅食、繁殖、越冬等不同生活时期而改变。虎纹蛙是肉食性动物,在自然界中以捕食蝗虫、蝶蛾、蜻蜓、甲虫等昆虫为主,虎纹蛙蝌蚪则靠摄食水中的原生动物、藻类及有机碎屑等天然饵料为食。
因此,虎纹蛙和青蛙在外观、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区别。虎纹蛙通常比青蛙体型更大,身上的豹纹图案也为其带来了独特的视觉特征。
虎纹蛙的营养和肉质可与野生棘胸蛙相媲美,现野生棘胸蛙数量较少,人工养殖较难,只有虎纹蛙可替代。 1.场地选择:应选安静、进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便于管理之处,面积以20平方米为佳。
体长可超过12厘米,体重250-500克,皮肤较粗糙,有不规则斑纹。 繁殖期不同:青蛙的繁殖期是4-7月,主要在雨后和黄昏鸣叫;而田鸡的繁殖期是5-8月,在冬眠后立即繁殖,通常在水中体外受精。 产地不同:青蛙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田鸡分布更广,包括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地。
虎纹蛙可以进行人工养殖,但是养殖之前必须要取得经营许可证。虎纹蛙的人工养殖始于1998年,主要在海南省。目前多***用水泥池饲养,具有高产、高效、易养的特点。但商品虎纹蛙价格的变幅莫测。
虎纹蛙可以人工养殖。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中,虎纹蛙是其中一种,是经过人工驯养繁殖后允许食用或药用的野生动物。但需要注意的是,虎纹蛙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保护动物,非法捕捞、非法***会受到处罚。
虎纹蛙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适宜在22℃-28℃的环境中生长,低于12℃会停止进食进入冬眠,春季温度达到16℃则结束冬眠。幼蛙的饲养周期约6个月,从5月到10月,经过这段时间可长至150g左右。虎纹蛙的营养和口感接近野生棘胸蛙,但野生棘胸蛙数量稀少,人工养殖相对困难,虎纹蛙成为主要的替代选择。
人工培育虎纹蛙蝌蚪时,需关注饲料投喂的策略。新孵出的蝌蚪,静卧池底或吸附在池壁、水草上,利用卵黄囊获取营养,避免干扰,让其安静休息。约2-3天后,蝌蚪开始开口摄食浮游生物。如水质不肥,浮游生物不足以满足蝌蚪生长需求,则需补充人工饲料,如蛋黄、豆浆等。
1、***用水泥池,深度5米以上,水位保持在1米,设有休息平台和隐蔽设施。产卵池和孵化池面积2平方米,保持清洁,温度在16℃以上时,亲蛙开始产卵,注意保持适宜的水温和光照条件。蝌蚪池和变态池***用级梯式设计,随蝌蚪发育调整水位。幼蛙和成蛙养殖池需有水泥或土池,保持1米深,四周有围栏防逃逸。
2、日常管理中需注意虎纹蛙有大吃小的习性,饲养时应一次性放足同规格的蛙数。幼蛙期要保持池边环境的安静,白天***取遮阳措施,避免强光和曝晒。及时清除残食、粪便,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饲料粒径应以能一口吞食为宜,表面光滑,吸水软化快,不含过多盐、油脂和异味,蛋白质含量在38%以上。
3、虎纹蛙的饲养方法 青蛙的培育:经过一个冬眠,到开春即4月上旬,温度上升到16℃以上时,亲蛙就要开始觅食,此时要投喂鲜活饵料蚯蚓、蝇蛆等,让亲蛙近快恢复体能,以利下一阶段繁殖、孵化。
4、放养虎纹蛙成蛙到稻田,首先需要在气温升至18°C以上或者插秧10天后进行,每亩放养体重在30~50克之间的幼蛙约2000只。放养时,幼蛙个体大小需尽可能一致,避免大蛙捕食小蛙,保证幼蛙成长环境的公平性。对于稻田条件良好的区域,可考虑放养一定数量的成蛙,无需每年重复放养幼蛙,节省成本。
5、即进入越冬期,此时的死亡率非常高。在这一阶段的饲养过程中,确保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至关重要,同时要保持水体清洁,避免水质恶化导致疾病发生。此外,合理的水温和光照条件也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虎纹蛙的成活率和健康度,为后续的繁殖和养殖打下坚实的基础。
6、场地选建1.场地选择:应选安静、进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便于管理之处,面积以20平方米为佳。 2.越冬池:建造时保水性一定要好,否则冬季干旱水位较低、池水干涸时,会造成虎纹蛙因缺水或受冻害而大量死亡。在闽北地区最好还要搭建保温棚,但不一定要加温。
1、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虎纹蛙的生长速度和体型可与野生棘胸蛙相媲美,但由于后者数量稀少,人工养殖虎纹蛙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养殖场的选址需考虑安静、便于管理及水质无污染等因素。推荐面积为20平方米左右。
2、水泥池在准备放养前2到3天,应使用清水彻底洗刷干净。接着,放置在阳光下曝晒1到2天,以促进池水自然净化。曝晒后,注入经过过滤的清水。对于土池,放养前7到10天,需使用富含氯元素和鱼虫精2号的消毒剂,全池均匀泼洒进行消毒。在消毒3到5天后,注入过滤清水,确保水质纯净。
3、人工培育虎纹蛙蝌蚪时,水质调节是关键。池水需既有丰富浮游生物,又保持充足氧气,确保蝌蚪能借助鳃部呼吸。此时水体溶氧量需稳定在6毫克/升以上。池水pH值应在5至8之间,避免水体过于酸碱,否则可能影响蝌蚪生长甚至导致死亡。蝌蚪池中蝌蚪数量多,饲料投放频繁,易导致水体偏酸性。
4、人工饲养田鸡一般指虎纹蛙,虎纹蛙又叫水鸡,个头魁梧壮实,有“亚洲之蛙”之称。在一般情况下,冷水饲养(冬眠)的角蛙的一般7到8年,温水饲养是4到5年,即便是寿星蛙一般也不会超过10年。田鸡生长期大概3到6个月,田鸡吃昆虫。
5、虎纹蛙可以人工养殖吗 虎纹蛙可以进行人工养殖,但是养殖之前必须要取得经营许可证。温馨提示:虎纹蛙属于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
关于虎纹蛙的养殖技术,以及虎纹蛙简介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大棚养殖大棚养殖
下一篇
放养鸽子养殖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