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鸟的养殖技术,以及鸟怎样养才能养好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1、围栏圈养。鸵鸟喜欢在沙土上,饲养鸵鸟时,需要在排水性良好且较为平坦的地块上围栏圈养,而且围栏要***用有弹性的铁丝网,避免鸵鸟受惊撞上围栏上受伤,并且围栏的高度约为2米高最好,以免鸵鸟跳出围栏逃跑。建造圈舍。
2、养殖鸵鸟需做好多方面工作。场地方面,要选地势高、排水好、干燥且通风佳的地方,有足够空间让鸵鸟活动,分好育雏区、成年鸵鸟区等不同功能区域,地面可铺沙质土。饲料上,鸵鸟是杂食性动物,不同生长阶段需求有别。
3、鸵鸟的养殖方法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过程,需要综合考虑饲养场地、饲料营养、繁殖管理、疾病防治等多个因素。以下是对鸵鸟养殖方法的详细介绍: **饲养场地 - **选址要求**:鸵鸟养殖基地应选择在温度适宜、地势高、光照充足、通风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地带。
4、鸵鸟饲料主要包括青绿饲料和精饲料。青绿饲料占日粮的70%,如韭菜、叶类蔬菜、苜蓿草、皇草、象草、黑麦草、红三叶、柱花草、甘薯藤、苦荬菜、胡萝卜、墨西哥玉米、槐树叶等,要求新鲜、无腐烂、无农药污染、洗净不带泥土。精饲料与猪、鸡的精饲料相似,但鸵鸟饲料中草粉的比例较高。
5、养殖鸵鸟要注意多方面方法。场地选择很关键,要选地势高、排水好、干燥且通风佳的地方建养殖场,需分育雏区、育成区、成年区等不同区域,地面可铺沙质土,还要有遮荫棚和足够活动空间。鸵鸟的饲料搭配要合理,雏鸟阶段,精饲料占比高些,可搭配切碎的新鲜蔬菜,随着生长逐渐调整比例。
6、鸵鸟苗养殖技术: 鸵鸟苗的生长发育特点 鸵鸟苗生长迅速,出壳体重0.8~0.9千克,1月龄体重4~5千克,2月龄9~10千克,3月龄时体重就能达到15~17千克。鸵鸟属于草食性禽类,但雏鸟阶段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较差,需要供给高营养的精饲料与优质青绿饲料。
1、鹧鸪的繁殖技术相对复杂,野生状态下繁殖率低,每年仅繁殖两次,每次产蛋量约为五枚。新生鹧鸪苗仅需四小时便能跟随母鸟觅食,显示出其早期独立性。然而,人工繁殖鹧鸪尚未取得大规模的成功,目前主要限于广东、广西等地的零星养殖,主要用于媒介和观赏用途。
2、饲养场地:鹧鸪有平养和笼养两种模式,平养需搭建天网,一般网高50-60cm左右,每平米可饲养约15-20只鹧鸪;而笼养则***用重叠式笼进行饲养,选择长1米、高30cm、深60cm的笼子,每笼可饲养10只左右鹧鸪。育雏期饲养:保持育雏室的温度在35-37度,以后每周降低1度,直至羽毛生长完毕。
3、鹧鸪的养殖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饲料,如菜籽和面包虫等,以及适量的清水。将鹧鸪放入盒子中,并在盒子里放置一个灯泡进行照明,这样可以保证鹧鸪取暖,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同时,盒子和放置地点需要定期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1、光照:合理的光照可促使鹧鸪早开产,并能提高产蛋量,但光照的强度不以忽高忽低,否则会使鹧鸪烦燥不安,导致产蛋量下降。由于鹧鸪对光照敏感度非常高,因此可用光照的长短控制鹧鸪的产蛋期与休产期,笼养鹧鸪产蛋期光照一般要达到14小时。
2、种鹧鸪的寿命大约为2-3年,第二年的产蛋量通常最高,但第三年会有所下降。选择雏鹧鸪时,应挑选体质健壮、发育良好、体重超过12克的个体,且具有其他优良特征。对于种用鹧鸪,还需挑选体形大、发育好、活力强、眼大有神的个体。不合格的雏鹧鸪则需淘汰,用于育肥或商品肉用养殖。
3、鹧鸪,体型与肉鸽相似,体羽色彩鲜艳,头部至颈部有黑色围兜状斑纹,翼尖有黑条纹。它们对环境有特定要求,产蛋期需保持8℃~26℃的适宜温度,50~60%的相对湿度。通风是关键,产蛋期需每小时3立方米的通风量,夏季更高。光照对产蛋有影响,需提供14小时的光照,以控制产蛋与休产期。
关于鸟的养殖技术和鸟怎样养才能养好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鸟怎样养才能养好、鸟的养殖技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宠物室内养殖方法
下一篇
关于人工养殖的黄精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