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正文

花泥鳅养殖技术***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花泥鳅养殖技术,以及花泥鳅养殖技术***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花泥鳅怎样养殖

1、中华花鳅对水质有较高的要求。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0℃-25℃,PH值在8-5之间。水质必须清澈透明,富含氧气,因此定期更换水和过滤是必要的。养殖场所应避免阳光直射,以防止水温过高。饲料的选择也是关键。中华花鳅是杂食性鱼类,喜欢吃小型水生动物和水草等。

2、种苗放养前10天,养殖池加水30厘米,将20千克生石灰加水化浆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消毒。3天后施基肥肥水,培育池水中的浮游生物,使鳅种在下塘后就可摄食到一些天然饵料生物。

 花泥鳅养殖技术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池塘条件养殖泥鳅的池塘最好选择在水源足、地势高、温暖、通风、向阳的地方,土壤以中性或弱酸性的腐殖壤土为佳,因为在腐殖底质的池中成长的泥鳅体色黄、脂肪多,肉嫩肥,味鲜美。若是沙质底池中养殖的泥鳅,体色发黑、骨硬、味道往往欠佳。

4、选择适宜的水缸,并根据水缸大小合理控制泥鳅的饲养密度。 使用适宜的水源,自来水需先晾晒去除氯气。 定期监测水质,并及时更换水质,保持水中有足够的氧气。 尽管泥鳅能够耐受低氧环境,但养殖时应确保水中有足够的氧气,可通过换水或使用气泵来实现。

5、在养殖泥鳅的时候,需要用干净的水源。池塘的水质在养殖了一段时间以后,特别容易发生水质污染,或者是水质老化酸碱性得不到平衡,出现这样的问题,需要及时的更换池水。比如说适量的撒一些石灰可以预防老化的出现,如果是水偏酸性,也可以用石灰进行。

 花泥鳅养殖技术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泥鳅养殖条件 栖息环境 泥鳅为底栖鱼类,喜生活于有底淤泥的静水或缓和流水域中,如湖泊、池塘、稻田、沟渠、水库等,喜中性或偏酸性的黏性土壤,适宜的生活水温为10至32℃,最适水温为22至28℃;当水温在10℃以下或30℃以上时,泥鳅活动明显减弱;水温低于5℃或高于35℃以上时,就潜入泥中停止活动。

花泥鳅如何养殖

中华花鳅对水质有较高的要求。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0℃-25℃,PH值在8-5之间。水质必须清澈透明,富含氧气,因此定期更换水和过滤是必要的。养殖场所应避免阳光直射,以防止水温过高。饲料的选择也是关键。中华花鳅是杂食性鱼类,喜欢吃小型水生动物和水草等。

种苗放养前10天,养殖池加水30厘米,将20千克生石灰加水化浆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消毒。3天后施基肥肥水,培育池水中的浮游生物,使鳅种在下塘后就可摄食到一些天然饵料生物。

池塘条件养殖泥鳅的池塘最好选择在水源足、地势高、温暖、通风、向阳的地方,土壤以中性或弱酸性的腐殖壤土为佳,因为在腐殖底质的池中成长的泥鳅体色黄、脂肪多,肉嫩肥,味鲜美。若是沙质底池中养殖的泥鳅,体色发黑、骨硬、味道往往欠佳。

在养殖泥鳅的时候,需要用干净的水源。池塘的水质在养殖了一段时间以后,特别容易发生水质污染,或者是水质老化酸碱性得不到平衡,出现这样的问题,需要及时的更换池水。比如说适量的撒一些石灰可以预防老化的出现,如果是水偏酸性,也可以用石灰进行。

禾棠花泥鳅养殖条件有哪些混养的方法?

由于泥鳅取食广泛,所以与其他鱼类混养往往能起到“清洁工”的作用。泥鳅白天大多潜伏在泥中,喜上半夜外出觅食,如果环境安静,有时白天也出来活动。据养殖户观察,泥鳅在一昼夜间有两个明显的摄食高峰,上午8至9点和下午3至5点。而早晨5点左右为摄食低潮。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白天投喂是完全可以的。

关于花泥鳅养殖技术和花泥鳅养殖技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花泥鳅养殖技术***、花泥鳅养殖技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