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正文

养殖泥鳅技术资料

文章阐述了关于养殖泥鳅的技术,以及养殖泥鳅技术资料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简述信息一览:

泥鳅鱼的养殖技术

饲料选择 养殖泥鳅时,应根据其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幼鱼期适合粉状或小颗粒饲料,而成鱼期则可使用较大颗粒饲料。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饲料质量至关重要。 定时定量喂食 泥鳅食欲旺盛,因此定时定量喂食至关重要。避免过量喂食导致水质污染和鱼缸拥挤。

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面积以30~100为宜,池深40~60cm,池中开挖鱼溜,以利其栖息和避暑防寒,池埂池底夯实,进、排水口设拦鱼网,池底铺垫15~20cm淤泥层,池中投放浮萍,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鳅苗下池前10d,用生石灰20~30kg/100带水清塘消毒。

 养殖泥鳅技术资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泥鳅鱼养殖技术 好奇。,... 好奇。, 展开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武大靖在冬奥的表现,怎么评价最恰当?匿名用户 2013-10-12 展开全部 泥鳅白天喜钻入水底腐泥中,晚上出来觅食,以昆虫、小甲壳动物、扁螺、蚯蚓、水草和藻类为天然食物,更喜欢腐殖质。其养殖技术措施如下: 鳅池条件。

养鳅。养殖池或水缸的底部放上一层土,让泥鳅钻潜栖息,水深保持50厘米左右。做成配合饵料并搅拦成块状投喂。养殖成鳅,不宜投喂太多的动物性饵料,防止泥鳅吃得太多不易消化。精心饲养,投饲料为来糠、螺类、蚕蛹、鱼内脏等。一天喂2次,早上6至7时及下午1时投喂。

泥鳅养殖技术在孵化阶段需特别注意。泥鳅苗孵化3天后,卵黄囊消失,这时它们开始游泳和觅食,应将其转移至育苗池中。每平方米可放养800至1000尾,育苗池面积以50至100平方米为宜,池内应有鱼溜,水深保持在20至30厘米。在投放前,需要对池塘进行消毒和清理,同时施加禽畜有机肥以培养饵料生物。

 养殖泥鳅技术资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泥鳅的养殖技术

泥鳅的养殖技术 养殖环境准备 泥鳅养殖需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交通方便且日照充足的环境。养殖池可选择静水池或流水池,设计合理的人工池塘或池塘结合天然湿地更为理想。另外,对池塘应进行彻底的清淤消毒工作,并栽种适量的水生植物。

在饲养过程中,要每星期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漂***或光合细菌,进行水质调节和水体消毒,杀灭致病菌。一般在养殖中后期每个月施用12次光合细菌,每次用量为使池水成56g/m3水体浓度。施用光合细菌57天后,池水水质即可好转。泥鳅的生长环境要求水温在2328°C。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放养前准备:消毒:鳅种放养前,需用8到10厘米漂***液进行消毒,水温10到15℃时浸洗20到30分钟。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放34厘米的泥鳅种50到60尾,同时可适当培养草鱼、鲢鱼、鳙鱼等中上层鱼类夏花鱼种,但不宜搭配罗非鱼、鲤鱼、鲫鱼等。

**水质调控**:初始水深保持在10-20厘米,随着生长逐渐加深。定期注入新水,保持良好水环境,尤其在高温天气注意增氧。适宜的养殖用水应具备溶解氧超过0毫克/升、pH值在0~0之间、透明度约15厘米的条件。 **池塘土质**:黏质土有利于泥鳅生长,使其肉质鲜美;沙质土则相反。

大棚养殖泥鳅对于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养殖户应该掌握较好的调水技术和防病技术,***用大棚养殖泥鳅,大大棚内的池塘应该及时充氧,并且要定期检测水质,透明度应该保持在25厘米以上。

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的养殖技术 养殖环境准备 泥鳅养殖需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交通方便且日照充足的环境。养殖池可选择静水池或流水池,设计合理的人工池塘或池塘结合天然湿地更为理想。另外,对池塘应进行彻底的清淤消毒工作,并栽种适量的水生植物。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放养前准备:消毒:鳅种放养前,需用8到10厘米漂***液进行消毒,水温10到15℃时浸洗20到30分钟。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放34厘米的泥鳅种50到60尾,同时可适当培养草鱼、鲢鱼、鳙鱼等中上层鱼类夏花鱼种,但不宜搭配罗非鱼、鲤鱼、鲫鱼等。

泥鳅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养殖场地选择:水源与水质:选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的地方,确保泥鳅的生长环境。交通便利:方便饲料运输和管理,提高养殖效率。场地设计:***用并联式池塘设计,每个池塘独立管理,预留晾水池以保持水温稳定。同时,设置围网防护,防止动物入侵。

大棚养殖泥鳅对于养殖要求较高,养殖户应该掌握较好的调水技术和防病技术,***用大棚养殖泥鳅,大大棚内的池塘应该及时充氧,并且要定期检测水质,透明度应该保持在25厘米以上。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包括选择与清整鳅池、放养鳅苗、投喂与日常管理等环节。鳅池选择时应考虑日照、通风、注排水、交通等条件,并选择腐壤土底质,中性或弱酸性。鳅池应在放养前进行清整改造和消毒,设置防逃拦网,清除杂草,确保池塘结构稳固。鳅池应向排水口倾斜,设置鱼溜,便于鳅苗避暑和集中捕捞。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1、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放养前准备:消毒:鳅种放养前,需用8到10厘米漂***液进行消毒,水温10到15℃时浸洗20到30分钟。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放34厘米的泥鳅种50到60尾,同时可适当培养草鱼、鲢鱼、鳙鱼等中上层鱼类夏花鱼种,但不宜搭配罗非鱼、鲤鱼、鲫鱼等。

2、**水质调控**:初始水深保持在10-20厘米,随着生长逐渐加深。定期注入新水,保持良好水环境,尤其在高温天气注意增氧。适宜的养殖用水应具备溶解氧超过0毫克/升、pH值在0~0之间、透明度约15厘米的条件。 **池塘土质**:黏质土有利于泥鳅生长,使其肉质鲜美;沙质土则相反。

3、水质调控: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合理调节水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疾病防控:定期进行疾病预防,发现病害及时***取措施,确保泥鳅健康生长。养殖池建造方法 选址: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池。

4、使用方法 在泥鳅幼苗放养后半月后,主要以天然饵料为食,适当的补喂一些鱼粉、豆饼以及饵料,日投喂量占体重的2%,待夏季泥鳅生长到5厘米长势,改喂全价配合饲料。投喂量不宜过多,宜在泥鳅2小时内吃完为好,投喂是要将饵料投放到食台附近。

5、养殖泥鳅时,应确保水温维持在24至27摄氏度,这是它们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 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可以投喂米糠、小麦、蝇蛆等饵料,通常每天喂食三次。喂食的频率应根据泥鳅的摄食情况来调整。 在养殖泥鳅的过程中,适当施用有机肥可以促进水质改善,但应避免频繁施肥。

6、暂养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泥鳅受伤或死亡。暂养后的泥鳅可以进行分级包装,然后运往市场销售。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水温和水质的稳定,避免对泥鳅造成应激反应。综上所述,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场地选择、池塘建设、苗种选择、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以及捕捞和运输等。

养殖泥鳅的技术是怎样的

1、建造养殖池时,可使用水泥池或土池。单池面积建议1-5亩,不宜过大。池塘应为东西走向,以便于池塘***光。池塘深度约为1米,每个池塘应有单独的进出水口,并使用铁丝网或20目左右的尼龙筛绢围住,以防泥鳅逃逸。若使用水泥池养殖泥鳅,新建水泥池在进水前需浸泡1个月以上或进行脱碱处理。

2、泥鳅池塘养殖技术包括选择与清整鳅池、放养鳅苗、投喂与日常管理等环节。鳅池选择时应考虑日照、通风、注排水、交通等条件,并选择腐壤土底质,中性或弱酸性。鳅池应在放养前进行清整改造和消毒,设置防逃拦网,清除杂草,确保池塘结构稳固。鳅池应向排水口倾斜,设置鱼溜,便于鳅苗避暑和集中捕捞。

3、泥鳅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苗种培育 池塘选择:以土池为好,面积30~100平方米为宜,池深40~60cm,池中开挖鱼溜。 消毒与基肥:鳅苗下池前10天,用生石灰消毒,然后施入腐熟的人畜粪作基肥。 放养密度:鳅苗放养密度以800~1000尾/平方米为宜,需确保同批孵化规格一致。

4、泥鳅的养殖方法 家庭养鳅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摇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鳅苗4000~5000尾放养,也可与黄鳝、鲤鱼放在一起混养。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

5、泥鳅要饲养在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百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度喂量一般据***食情况自行确定。

泥鳅的养殖技术要怎样养殖最好

1、日常管理:水质管理:及时加注新水,调解水质,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到20厘米,水色以黄绿色为宜。当水温达到30℃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溶氧管理:当泥鳅常游到水面浮头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注入新水。

2、泥鳅养殖的最佳方法首先在于水源的选择,一般推荐使用自然水源,例如池塘或河流,但家庭养殖也可以考虑。需注意的是,绝对不能使用含有漂***的水,即便使用也需充分沉淀。泥鳅对温度的要求并不严格,但如果可能,选择乡下的水会更好。在养殖环境中,最理想的条件是底部铺有泥土或淤泥,而不是沙子。

3、水质调节 泥鳅的养殖水质以黄绿色危害,透明度保持在20-25厘米之间,pH值在5左右,7-8月份水位保持在80厘米以上,一旦水色过浓要及时换水,一般每隔10天换水1-2尺,每次换水三分之一左右。

4、建设场地 想要养殖泥鳅,就要在场地的建设上开始准备。场地一般是选择泥底的鱼池,如果是水泥地则需要铺上15-20厘米的泥土为底,面积一般在1亩左右即可,在进行投放之前要对池底泼洒生石灰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5、泥鳅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鱼类,深受人们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它们对水质的要求并不太高,因此可以在稻田、池塘、水沟和田头坑塘等地方进行养殖。掌握好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苗种投放**:选择4-7厘米的上年苗,在4月份前投放,10-12月份收获,以提高饲料效率和成活率。

关于养殖泥鳅的技术和养殖泥鳅技术资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养殖泥鳅技术资料、养殖泥鳅的技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