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正文

海鲜扇贝怎么养殖技术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海鲜扇贝怎么养殖技术,以及海鲜扇贝的吃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栉孔扇贝换季养殖技术

栉孔扇贝换季养殖技术简介如下。1.苗种来源及运输栉孔扇贝大规格苗种一部分是在本地外海区深水层养殖的,但大部分是靠从烟台沿海购进的。贝苗运输***用干露汽车运输,运输时要速装快运,夜间行车,一般6-8小时到达。到场后及时下海暂养,成活率达95%以上。2.分苗时间把握适时分苗非常关键。

栉孔扇贝养殖要点

栉孔扇贝人工育苗的技术要点有以下几点。①亲贝选择:选用2~3龄、壳高7~8厘米的养殖贝,要求外形完整,肥壮(出肉率≥35%),无病害。每立方米育苗水体需要雌贝10个左右,雄贝数量约为雌贝的20%。从海上向室内取亲贝的时间,控温育苗一般在3月上、中旬。

海鲜扇贝怎么养殖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底播养殖:将贝苗直接投放至海底或滩涂潮间带进行养殖,可以与对虾混养。筏式养殖是一种常见的栉孔扇贝养殖方法,它在海区设置筏架,然后在筏架上吊挂养殖笼,每层笼放置约1CM大小的栉孔扇贝200个,放养量为400笼/公顷。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利用海域空间,提高栉孔扇贝的养殖密度。

栉孔扇贝换季养殖技术简介如下。1.苗种来源及运输栉孔扇贝大规格苗种一部分是在本地外海区深水层养殖的,但大部分是靠从烟台沿海购进的。贝苗运输***用干露汽车运输,运输时要速装快运,夜间行车,一般6-8小时到达。到场后及时下海暂养,成活率达95%以上。2.分苗时间把握适时分苗非常关键。

栉孔扇贝养殖要点包括筏式养殖、穿耳吊养和底播养殖。栉孔扇贝为多年生,1-2龄贝生长速度较快,在人工筏式养殖的条件下,当年常温培育的苗种,入冬前壳高可达2cm以上,第二年壳底高可达7cm左右。栉孔扇贝经济价值很高。

海鲜扇贝怎么养殖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前,栉孔扇贝的养殖主要的技术措施如下:选择适宜的养殖海区 养殖海区流大、水深、浮泥少、饵料丰富,并能避开台风的内湾,扇贝生长快,成活率高,海湾扇贝养殖海区要求水温高(最高水温28-30℃),虾夷扇贝水温低(最高水温23℃)。而水浅、软泥底质、风浪大的海区不适宜养殖扇贝。

养殖海区应具备流大、水深、浮泥少、饵料丰富等特点,并避开台风内湾。扇贝在这样的海区生长迅速,成活率高。海湾扇贝养殖要求水温较高(最高水温28-30℃),而虾夷扇贝水温较低(最高水温≤23℃)。水浅、软泥底质、风浪大的海区不宜养殖扇贝。

如何应用虾夷扇贝养殖技术呢,如何理解这种技术?

1、底播增殖(放流增殖):在选择砂泥底质的海区进行养殖时,需先清除敌害生物。虾夷扇贝的苗种密度应控制在8枚/平方米,每亩可播苗5500枚。适宜的播苗时间通常在当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或者次年的3月至4月。经过约17个月的增殖,壳高可达8cm以上,此时即可进行***收。

2、底播增殖(放流增殖):选择砂泥底质渔场,清除敌害生物;播苗密度为8枚/平方米,亩播苗5500枚;播苗时间为当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或翌年3-4月;增殖时间为17个月壳高可达8cm以上。

3、虾夷扇贝与栉孔扇贝生态特性迥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虾夷扇贝并非终身附着生物,一旦壳长达到8-10毫米,足丝分泌能力便会减弱。其次,虾夷扇贝属于冷水性贝类,若水温持续超过23℃,可能导致其死亡。因此,虾夷扇贝的养殖技术有别于栉孔扇贝。

扇贝养殖工都干什么活

扇贝养殖工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筛选扇贝:负责将带有过多附着物、已经死亡或腐坏的扇贝筛选出来并淘汰,确保养殖的扇贝质量。饲养挑选:根据扇贝的生长需求和健康状况,挑选合适的扇贝进行饲养。消毒杀菌:对养殖扇贝的水域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水质干净卫生,降低扇贝患病率。

扇贝养殖工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筛选扇贝:养殖工需要将壳上带有过多附着物、已经死亡或腐坏的扇贝筛选出来并淘汰,确保养殖的扇贝健康。饲养挑选:根据扇贝的生长需求和品种特性,挑选合适的扇贝进行饲养。

扇贝养殖工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筛选扇贝:负责将带有过多附着物、已经死掉或腐坏的扇贝筛选出来并淘汰,确保养殖的扇贝质量。饲养挑选:选择健康、生长状况良好的扇贝进行饲养,这是保证养殖效益的重要步骤。

关于海鲜扇贝怎么养殖技术,以及海鲜扇贝的吃法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